連花清瘟,一個治療感冒的葯,沒想到卻成為了新冠疫情下最暢銷的葯。在線下藥店,已經是“一盒難求”,在線上平台,京東健康和天貓藥房每天兩個時間段限量供應,基本上都是秒完,很難搶到。從京東感冒非處方葯排行榜來看,連花清瘟膠囊連續16天蟬聯銷售榜首,30天賣出了764萬件。
隨着連花清瘟的火爆,引發的爭議也越來越大。有人說核酸退場,以連花清瘟為代表的葯企登場,開始收割韭菜,賺取暴利,發“國難財”。
那麼,我想問一下各位,你認為連花清瘟是暴利嗎?以嶺葯業有在發“國難財”嗎?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不能人云亦云,還是要以數據,以事實說話。
是不是暴利,主要看毛利率,它反映的是生產成本和出廠價格之間的差額。從以嶺葯業的財報來看,以連花清瘟為代表的抗感冒類產品,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別為69.04%、71.85%、68.05%,確實非常高,堪稱暴利。
不過,藥廠的毛利率普遍都很高,中國首富鍾睒晱實控的萬泰生物,今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更是高達89.57%。
很多人喜歡看凈利潤,說以嶺葯業2020年凈利潤達到12.19億元,2021年超過了13億元,相比2019年都翻了一倍多。但要知道2020年以嶺葯業營收也增長了30億元,營收漲了,利潤自然也會跟着漲。
至於有沒有發“國難財”,只要它沒有趁機漲價,就不算是發“國難財”。目前,我們看到趁機抬高連花清瘟價格來銷售的,都是各地的藥店。比如北京一家藥店一盒連花清瘟膠囊進貨價為18.5元,卻賣到了118元,翻了6倍多,最終這家藥店被罰款30萬元。這樣的無良商家還有很多,他們才是真正的發國難財。
如果以嶺葯業也趁機漲價,發國難財,我相信它一樣會受到處罰。連花清瘟這麼火爆,主要是因為它成為了一款“網紅葯”。
連花清瘟起源於“非典”、露頭角於甲流、聞名於新冠。連花清瘟能夠在新冠疫情中走紅,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官方推薦,自疫情發生以來,連花清瘟6次進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另一個是大佬背書,在2020年2月,鍾南山院士就表示連花清瘟膠囊已經在新冠肺炎臨床治療常用,可以“減輕炎症癥狀”。雖然沒說可以治療,但由於鍾南山院士的權威性,連花清瘟迅速火爆,遭遇人們的瘋搶。
隨着今年奧密克戎毒力的逐漸下降,到如今相當於一個感冒,連花清瘟更是火爆異常,儘管官方推薦了108種可替代的藥物,但人們仍然執着於搶連花清瘟。
槍打出頭鳥,隨着連花清瘟的火爆,對它的圍剿又展開了。就在這兩日,以嶺葯業緊急發布了一份聲明,聲明稱相關媒體及個人捏造傳播“連花清瘟可造成肝損傷、肝衰竭”虛假事實。
這個說法從哪裡來的呢?源頭不清楚,但大V深圳衛健委公眾號發布了一篇文章,裡面有一張圖片,雖然模糊了前面幾個字,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連花清瘟膠囊。在對比功效時,文章中指出這款膠囊會損傷肝腎。雖然這篇文章很快被刪除,但這個內容卻已經傳遍全網。
官媒站出來“圍剿”,殺傷力很大。不過,目前這種說法並沒有任何依據。實際上,在今年4月,連花清瘟就已經遭遇網紅王思聰和網絡大V丁香醫生圍剿,導致以嶺葯業股價大跌。
那麼,連花清瘟遭遇圍剿,到底是動了誰的奶酪呢?
說實話,目前治療發熱、咽喉痛、鼻塞等癥狀的藥物非常多,而且很多都比連花清瘟知名度高,投入的推廣費用也很多。但沒想到連花清瘟卻後來者居上,成為了最搶手的藥品,賺得盆滿缽滿。
隨着奧密克戎毒力大幅下降,以中國十幾億的人口規模,對任何一家葯企來說,都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蛋糕極其誘人。所以,葯企之間爆發“戰爭”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國內葯企,國外的產品也覬覦這塊蛋糕。比如一盒定價為2980元的輝瑞新冠“特效藥”,據說也要來了。但連花清瘟如此低的價格,無疑會斷了財路。
資本都是血腥的,我們吃瓜群眾看網友對罵,看似是為了爭論出一個是非,但實際上一些網紅大V後面都站着資本,普通人很容易陷入別人的利益之爭。
連花清瘟只是一款普通感冒藥,沒必要捧上天,也沒必要踩到腳底。買不到連花清瘟,就買其它同類型的葯,不要給無良商家買單,也沒必要囤葯,備一點就可以。
最後,希望每個人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別人帶節奏,被當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