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十條”出台!張文宏團隊:99.5%的感染者將無需去醫院!近日,新十條的頒布也讓我們明確的進入了抗疫的全面反攻新時期。但是我們面對新的防控措施,更需要去改變的就是我們的認知,這其實也需要一段時間的協調,我們也難免出現一些不安的情緒。
過去的三年,讓我們不願意接觸病毒,依賴國家去給我們塑造一個保護的屏障,但是經過了三年,我們可能很多人已經意識到,這個病毒如果不會自己消失,那麼大概率其實是會跟人類共存的。既然這已經變成了現實,那麼我們就需要大大方方的去接受它,其實剩下的就是時間的問題。
現在我們的核心問題就一個,我生病了要去醫院嗎?其實大多數的人,99.5%的感染者可以不用去醫院,只需要居家就行,因為癥狀輕微,去醫院跟在家的治癒時間都是差不多的,那麼這麼一來可以大大減緩防護壓力,還能降低大家的憂慮。現在我們要關注的就是,咱們普通老百姓需要做的是什麼,如果感染了之後需要怎麼去做,具體是直接去醫院,還是在家隔離,在家隔離要怎麼樣治癒自己呢?如果這些問題你還依然感到困惑,那麼,你就很需要 今天這份居家的隔離治癒指南了!
首先我們要講的是,居家隔離的時候,我們需要監測哪些指標?
對於選擇在家隔離和康復的感染者,心理壓力不要大,該吃吃該喝喝,然後每天監測一下體溫、脈搏、氧飽和度就行了。
第二個就是,指標超出怎樣的範圍,就需要去急診或發熱門診就診?
這個就是高燒不退超過三天或者氧飽和度下降至 95% 以下,則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或者發燒的同時伴隨着呼吸不暢胸口悶痛等,也需要及時就醫。
家用小藥箱可以準備哪些物品?
體溫計、指夾式脈氧儀、電子血壓計、水銀血壓計等。其實相比傳統的水銀血壓計,電子血壓計其實確實更安全,這個是無法否認的,因為水銀的畢竟容易碎,碎了之後汞這種東西又是有毒的,清理又是一個危險。
所以還是推薦大家用電子的。對於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定期去監測養成習慣。如果跟自己平時測的很不一樣,那麼就要及時就診了。家庭常備的這種藥物其實是可以緩解病毒帶來的癥狀,減輕痛苦,但是並不能治癒。不過這個減輕痛苦其實對我們來說就很有用了,我們可以按照日常家庭的量去儲備一些,但是不要買太多堆着也沒用,還浪費資源,用藥前應當諮詢醫生。
總結
總之,病毒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其實毒力已經很明顯的在減弱了,出現的感染者也大多都是一些輕症和無癥狀的,所以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如果就算真的感染了,也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治癒自己,而不是去怨天尤人或者急的不知道該怎麼辦。自己保護好自己,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