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小迪,弘丹寫作成長學院SVIP會員,愛閱讀、愛分享。懷揣一顆溫暖向上的心,努力做終身成長的踐行者。
著名的冰山理論指出‘’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顯現於表面的很少一部分——行為,但是決定行為改變的,卻是冰山下更多看不見的部分。‘’
就像加入弘丹寫作成長學院,每年讀多少本書、寫多少萬字、上稿多少、變現多少……這些都是外在顯現的部分,真正讓人獲得成長的是冰山下的改變,是在學院養成的底層思維與能力。
作為SVIP會員,長期紮根社群帶給我的收穫,正幫助我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發揮更大的潛能,孕育更多的成長。
01早睡早起的習慣
弘丹老師常說“當你早起了,你的人生就會開始改變。在我們寫作社群,我會帶着大家從每天早起開始,養成一批好習慣。”
受她的影響,我開始了早起。
最初,這是一件挺困難的事。和以往一樣,興奮地早起幾天後,被窩的溫暖以及白天的精力不濟,讓我開始想放棄、想找借口。
猶豫與困難剛說出口,立即有小夥伴給我鼓勵、支招,並分享了他們成功早起的經驗。在他們的幫助下,我調整了早起策略。
一是早睡。這點至關重要,我規定自己11點之前必須上床。早起是為了利用最充沛的精力去做重要的事,而不是壓縮睡眠時間,否則不可持續。
二是漸進式早起。逐步調整早起時間,比自己的起床時間早即可。我以前是7:10起床,第一階段我定為6:50起床,這樣沒有明顯的睏倦。適應四周後,再調至6:30起床。
三是接受監督。每天將早起打卡發至社群,與小夥伴相互鼓勵、相互幫助、相互監督。有了大家的陪伴,堅持變得容易起來。
三個月以後,我度過了困難期。現在,我已經累計早起610天,平均起床時間6:05。
讀書、寫作以及重要工作都是通過早起完成的。每天早上完成重要的事情,便少了一份焦慮,多了一份從容。
喜歡八月長安 《最好的我們》里一句話“不是所有的堅持都有結果,但是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早起這件事,便是值得的堅持。
02積极參与的品質
弘丹老師經常強調“敢比會重要、意願比能力重要”。鼓勵我們凡事積極主動,勇敢參與。
曾經的我,喜歡默默潛水,從不主動參與。在社群氛圍的帶動下,我開始主動與別人鏈接、參加社群分享、微課發言等。
這種積极參与的品質也遷移到我的工作中,幫我實現了突破。
上半年,我市要評選“全市十佳黨建品牌”,由基層黨組織自行申報,通過初審後,再集中彙報、專家評審。
對照評審條件,我們工作紮實,有自身特色,但想躋身“十佳”難度很大。
要是以前,我肯定放棄,畢竟不參加沒啥損失,還可以免除排名靠後的尷尬。但這一次,我想試試,參與了再說。
接下來,我按照弘丹老師的“設定結果目標,分解目標,再去行動、達成”的思路,對申請“十佳”進行了目標分解並逐項打磨。
申請稿是基礎,它是專家評審時了解單位總體工作的重要依據。按照“讀者思維”我將工作進行梳理、歸類、深挖,着力展現工作特色與亮點。
PPT演示稿很關鍵,好的PPT不僅會加分,還能彌補演講的不足。我以圖片為主,輔以少量文字,突出簡潔、大氣、抓人眼球。
現場演講至關重要。我們反覆演練,從颱風、動作設計、語調、表情、眼神等各方面幫助演講者不斷優化、反覆推敲。
最終,我們從49家參評單位中脫穎而出,以第五名的好成績喜獲“全市十佳黨建品牌”。
林偉賢老師指出‘’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不參與,參與了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而我,因為這次積极參与,不但得到了想要的結果,還學到了優秀單位的經驗與做法,為下步工作拓寬了思路。
03學以致用的能力
《認知覺醒》作者周嶺說:“懂得百點不如改變一點。真正的成長不在於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於自己改變了多少。”
10月份,我參加了聽書稿訓練營,課後作業要求讀書後回答:“我學到的1個概念或問題、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概念或問題、我是如何學以致用的。”
這種作業形式,其實就是要求我們不僅要讀懂書中的道理,更要思考如何學以致用,最終改變自己。
我選的書籍是《微習慣》,剛學一周,就接到單位交辦的一項緊急任務。作為具體負責人,我開始從早到晚連軸轉,利用早起時間讀書完成作業還行,但要完成思維導圖與3000字試寫稿,有一定的挑戰。
想着工作如此緊張,要不推遲到下一期吧?當我再次着手寫作業,思考如何學以致時,我改變了主意。我決定將微習慣踐行到這次思維導圖與試寫稿上,克服困難完成學習。
就這樣,我將思維導圖的二級標題與三級標題進行了分解,先提煉二級標題,再對每一個二級標題逐個提煉三級標題,並抓住每一個空餘時間去思考、提煉。
很快,思維導圖提前完成,我又將3000字試寫稿進行分解,每天利用微目標起步,有時間就去寫一點,再次提前完成任務。
最終,思維導圖與試寫稿都得到了推優,我也成為本期訓練營的“優秀學員”。
弘丹老師直播時講過,很多人看了很多書、報了很多課,每天都在努力學習,卻總是拿不到想要的結果,是因為他們沒有通過學習帶來真正的行動。
這次學習,我根據作業提示,不僅讀懂了書中的道理,還積極地”學以致用“,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以後,讀書於我,將不再是孤立地讀,不再是讀完就放置案頭。而是讀後有思考、有輸出、有踐行。
寫在最後:
比爾蓋茨反覆強調“人們總是高估了未來一到兩年的變化,低估了未來十年的變革”。
剛入社群時,看到很多小夥伴上稿多少、變現、直播、演講,特別焦慮,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卻忘了自己當初來社群的初心就是想要通過閱讀改變自己、提升自己。
別人快速出成績,可能他基礎更好、方法更優、付出更多。慢慢明白道理後,我開始學會關注自己的當下、關注自己的目標,紮根在社群中,汲取社群文化、錘鍊底層能力。
冰山上的改變容易讓人眼前一亮,但冰山下的改變卻穩定而持久。我很慶幸,我沒有因為顯性成績不如他人而輕易放棄,事實上,在這裡練就的底層能力,正助力我在其他方面有所收穫,與自己在更高處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