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是名將智者盡顯英雄本色的舞台。無論你是名將還是謀臣,只要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價值,就可以在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闖出一番天地。經過演義的廣為流傳,關羽、趙雲、典韋、呂布、龐德、顏良等猛將一下子成了後人追捧的對象,諸葛亮、周瑜、龐統、司馬懿、賈詡等智者也刷足了存在感。不過演義畢竟是文學作品,真實的歷史還需要看正史。
這裡來看下正史中,三國10位名將重臣,他們本來在歷史上有非常不錯的表現,但卻都死得非常憋屈,其中魏國獨佔6人,蜀國3人,吳國1人。
一、魏國6人
于禁。早在曹操還沒崛起之際,于禁就主動投靠了曹操。于禁跟着曹操足有30多年,算是元老級的曹將了。演義中,于禁非常廢,甚至打不過馬超9回合。可真實的歷史上,于禁治軍有方,與張遼、徐晃、樂進、張郃一起入選了“五子良將”陣容。219年,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于禁負責帶兵支援,結果于禁遇到了水淹七軍的慘敗。正史中,于禁也投降了關羽,然後又被送回了魏國,結果弄得“鬚髮皓白,形容憔悴”,最後被曹丕嘲諷而死。史載:“慚恚發病。”換句話說,于禁憋屈死了。
曹仁。演義中,曹仁是個非常招人恨的小人。因為關羽不幸被這貨放的毒箭射中,曹仁也成了眾人唾棄的對象。歷史上,曹仁是曹操的從弟,特別善於守城。曹仁曾在江陵耗得周瑜絕望,又在襄樊反殺了關羽,後來還成為了大將軍、大司馬。不過到了曹丕上位後,曹仁不聽蔣濟的話,執意進兵吳國,結果輸得老慘了。就這樣,曹仁自覺羞愧,最終憋屈而死,年56歲。
曹休。演義中,曹休曾在銅雀台箭射紅心,獲得了“千里駒”的標籤。歷史上,曹休也是個有作為的統帥:下辨斬了吳蘭,武都擊退張飛,洞蒲敗呂范,皖城秒審德。再後來,曹休還成為了大司馬。不過到了石亭一戰,曹休被周處的父親周魴忽悠,幾乎被人團滅。就這樣,曹休也覺得非常對不起大家,最終憋屈死了。
夏侯尚。演義中,夏侯尚就是個打醬油的龍套。他僅在漢中之戰充當了下人質,只不過襯託了下黃忠的箭術,然後就沒了下文。歷史上,夏侯尚是個將才。他曾在上庸平亂,又在江陵虐了諸葛亮大哥諸葛瑾,官至征南大將軍。不過夏侯尚也沒有好的結局。因為他的正妻是曹氏,但這老闆卻喜歡小老婆。在這種情況下,曹丕覺得曹家受到了侮辱,因此幫曹氏出頭,直接殺了夏侯尚心愛的小老婆。由於心上人沒了,所以夏侯尚也鬱悶死了。
劉曄。劉曄不僅是曹操手下的謀士,而且還是漢皇族的宗親,身份不比劉備低多少。演義中,劉曄也沒有太多的戲份,基本處於打醬油地位。歷史上,劉曄智謀過人,是曹操麾下的重要謀臣。不過這人才華太過出眾,因此受到了曹丕的猜疑。就這樣,聰明過人的劉曄在主人的猜忌下憋屈死了。
陳泰。演義中,陳泰於諸葛亮死後才有了戲份。司馬昭指示手下的賈充、成濟殺死了皇帝曹髦,整個魏國的朝堂一下子陷入了混亂的局面。要知道,皇帝可是封建時代的王者,敢殺死皇帝的人屬於大逆不道,也就是天下的公敵。不過司馬昭權勢太大,沒人敢說他半句壞話,甚至沒人敢罵賈充。這個時候陳泰站了出來,並說了一些讓司馬昭下不了台的話。其實歷史上的陳泰也是像這樣正直的大臣。歷史上,陳泰是尚書左僕射,多次阻擊姜維,最終因皇帝慘死的緣故而悲痛過度死去。
二、蜀國3人
馬超。演義中,馬超是個神勇無比的猛將。伐曹一戰,馬超連刷張郃、于禁、李通3人,又惡鬥許褚200多回合。葭萌關一戰,馬超與張飛又在200多回合內戰平。不過馬超之死只活在了諸葛亮勸趙雲的台詞中。正史中,馬超被比成了黥、彭之徒,同時資兼文武。可馬超卻過得非常鬱悶,只活了47歲,飲恨而去。
李嚴。演義中,李嚴出場就是巔峰:50回合平了黃忠。要知道,關羽騎着赤兔馬也無法拿下黃忠,而李嚴能平黃忠,這也證明他有不錯的武藝底子。再後來,劉備在白帝城託付大事,李嚴也得到了劉備的囑咐。不過後來李嚴因為糧草問題而謊報軍情,後被諸葛亮廢了,最後鬱悶而死。歷史上,李嚴也是被流放到了梓潼,在諸葛亮病死後也鬱悶死了。
糜竺。演義中,糜竺是個出場星耀級別但後期淪為青銅的配角。陶謙三讓徐州後,糜竺也成了劉備手下的謀士。不過到了後期糜竺就沒了存在感。歷史上,糜竺也是早期跟隨劉備艱苦創業的元老,更有妹妹嫁給對方的優勢。本來糜竺可以過着舒服的日子,但糜芳投降的舉動十足坑壞了糜竺。雖然劉備沒有責怪糜竺,但後者心中卻有了疙瘩。最後,糜竺憋屈而死。
三、吳國1人
陸遜。演義中,陸遜也是個戲份非常多的人。關羽兵敗身亡,陸遜要負一半的責任。夷陵一戰,劉備帶着傾國之兵前去復仇,結果陸遜一把大火整沒了“75萬蜀軍”。再後來,吳國兵敗,陸遜還平安撤退。歷史上,陸遜成為了大將軍,但卻陷入了太子事件之中。經過這種風波,孫權拉下了面子指責對方,陸遜因此而鬱悶而死。
以上就是正史中,三國10位死得非常憋屈的名將重臣,光魏國就有10人。
(資料來源於《三國志》與《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