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 於斐
其實公益營銷的核心就是信任營銷,公益營銷的目的,實質上就是與患者建立信任的紐帶。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創始人於斐老師指出:
現階段可以把基層醫院的整體營銷分為三個時代,一個是提供醫療設備, 技術優勢、專業能力為患者服務的營銷1.0時代,這主要是通過基層醫院多年的經驗積累和豐富資源針對患者醫療需求提供專業化服務。
如今,我們已進入信息化時代,患者的精神滿足與情感需求日益強烈,而且他們掌握着五花八門的大量信息,對服務價值的認知和對品牌形象的認同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因此,追求獨特的市場定位,以患者為中心,在每一個環節力爭創造更多個性化尚未被滿足的需求,把其文化基因不斷的培植,從而在患者心智中建立一種情感共鳴,打上情感愉悅的烙印,以獲得整個社會體系的普遍好感和口碑。
因而,這也就是基層醫院營銷2.0時代鮮明的特徵。
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患者需求的多元化結構,我們迎來了基層醫院營銷3.0時代。
這是一個充分強調價值,主客觀相互融合,強化服務量的積累和質的提升過程中進行資源重構的價值創新,它需要不斷引領創造患者個性化消費需求,並強調以基層醫院之間共同的價值體系和社會責任,社會公民、個人參與等融為一體的深層次情感價值的再造,其具體形態上往往從基層醫院的願景與價值觀入手,着眼於與患者的滿意度,不斷挖掘市場需求的亮點和社會道德價值層面的熱點,關注社會,關愛民生,並通過新的經營手段和營銷方式推動社會和諧進步。
因此,在基層醫院營銷中,基層醫院營銷部門必須建立公關目標,選擇公關信息和媒體,認真地執行公關計劃,並評估其效果。
例如:
基層醫院公開出版物
包括宣傳小冊子、疾病預防手冊、慢性疾病及病人自我護理的指導、基層醫院的服務項目、服務承諾等,出版物也包括視聽材料。
事件
基層醫院可通過安排一些特殊的事件來吸引公眾的注意,如記者招待會、社區衛生研討會、周年慶祝活動等。
例如最近秋冬季節大家對心肌梗塞如何防治具有較大的興趣,基層醫院可以針對心肌梗塞的防治、注意個人衛生的內容與目標社區、病人群體或企業舉辦聯合活動,吸引公眾及媒體的注意,製造新聞。
新聞
一個有良好品牌的基層醫院,一定和媒體有着良好的關係。在基層醫院品牌塑造中,基層醫院的公關人員可發展或創造很多對基層醫院、醫療或有關醫務人員的有利新聞,提高基層醫院的聲譽。
如中外學術交流會、全國首例肝臟移植報導、醫學研討會、公關活動、公益活動等都是新聞極好的素材,都可形成新聞的熱點。
每個基層醫院都會發生一些感人的事件或故事,但如果僅僅是內部消化,則僅僅是對當事人的激勵,但如果變成新聞,則就形成基層醫院品牌的效力。
這種宣傳效用遠遠超出硬性廣告的可信度和讚譽度。
主題活動
基層醫院可針對某些慈善事業提供一定的金錢或時間或醫療服務,以提高其公眾信譽。
如可以與許多慈善機構聯辦“文化與醫療一同進社區”、“藝術與醫療一同進社區”,一邊是猜謎,卡拉OK,名畫展覽,一邊是義診,諮詢,服務等。
這叫做“配伍”,就象我們吃藥一樣,通常葯很苦,大家不愛吃,我們在葯的外麵包上一層糖衣,變甜了,大家就愛吃。
義診、諮詢就是“葯”,文化是“糖”,這樣搭配一下,大家就順理成章接受,比乾巴巴搞義診要好。
互動溝通
伴隨技術創新與運用,微信、微博、微電影、社交APP、論壇平台等新媒體不斷崛起,基層醫院品牌體驗有了更多參與渠道、連接渠道;
同時,技術創新與運用,讓連接一切成為可能,線上線下打通,多場景聯動的實現,使得品牌體驗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實現快速、聯動、即時完成產品體驗與口碑傳遞,無論是基層醫院品牌的塑造還是基層醫院營銷推行,網絡的建設對現代的基層醫院都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網絡的互動,不僅能使患者快捷地了解基層醫院的特色和長項,更便於患者與基層醫院之間信息交流。
形象代言人
醫療集團可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形象代言人、健康大使,通過他(她)們的活動推動基層醫院的品牌形象。
形象代言人不一定要影視明星,只要能讓人聯想到健康、積極人生、勇敢面對疾病的人物均可,如張海迪、前體操運動員桑蘭等。
那麼公益營銷到底解決什麼問題呢?也就是說,責任營銷可以為基層醫院帶來什麼樣的利益?
客觀上來說:提高品牌形象
責任營銷的基礎是從事社會性公益活動,公益活動的定義是指活動的目的旨在提供人類福利和增進公共利益,它包括提供有形的財物或無形的勞務,對他人表達善意,對社會做有意義的貢獻等等。
基層醫院資助公益活動是指以基層醫院名義,用提供金錢,實物或實務等方式,主辦、參與或協辦上述的公益活動。
基層醫院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能夠增加社會的公共利益,而且能夠使基層醫院的形象增強,很多基層醫院在制定長遠戰略時都將公益事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考慮,從這一點上來看,公益事業作為基層醫院經營策略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作為樹立基層醫院品牌形象的一項重要舉措。
但現實的情況是,有不少基層醫院的認識一直停留猛打廣告的階段。認為品牌是靠廣告打造出來的,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創始人於斐老師認為,廣告只不過是在提高基層醫院知名度,而美譽度則是公眾歡迎、接納、信任的程度,即公眾對基層醫院的評價的好壞,側重於“質”,高的知名度不等於有高的美譽度。高的知名度和高的美譽度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
如何打造基層醫院品牌?
一是確保醫療質量。
醫療質量是基層醫院的生命。保證醫療安全,涉及到基層醫院各個部門,體現在每一個工作環節,依賴於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
所以,要求人人從自身開始,從崗位做起,形成後勤保臨床、臨床保病人、全院保質量的全方位保障體系。不定期工作質量抽查與定期質量檢查相結合,控制不安全因素,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二是加強重點科室的建設。
根據市場需要,做到科有特色,人有專長。注重科室硬件建設的投入,在用人制度和分配上給予傾斜。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說過:要激勵醫務人員在醫療市場中創新醫療服務模式。
很顯然,基層醫院都要很清楚自身相對大醫院的優劣勢,需十分重視服務這一項。
××醫院實施的導醫全程陪同服務,提倡“溫馨服務”,從病人人入院的那一刻起,病人就不會存在任何不清楚的問題了,這就為我們基層醫院提供了很好的示範;
在專科特色上,基層醫院應該在辦院思路上,依據醫療市場規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選擇能夠發揮自己優勢的方面,找准目前公立醫院服務能力不足、群眾需求量大的短缺項目,建成專業的專科醫院或着是有專科特色的綜合性醫院,如眼科、康復護理養老、腫瘤篩查中心、婦科、皮膚科、口腔科等。
三是做好醫院品牌傳播。
在有影響的媒介比如當前社會化媒體多做內容傳播和故事策劃,通過互動、溝通、交流來推廣本院的特色和專長。
由此,基層醫院應該做到主動宣傳自己,製造話題和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主題活動,並通過網站、海報、櫥窗、宣傳欄以及以社交網絡如微博、微信、視頻等新型信息與患者一起分享,
醫院管理者要十分重視醫患之間相互溝通;應該在醫療或諮詢過程中,治療方案、用藥檔次、服務費用等都與病人進行交流探討;應該做到醫患雙方處於信任、透明的環境中,真正提高社會對基層醫院的綜合滿意度。
主觀上來說:提高基層醫院效益
基層醫院開展公益活動應該從利人與利己兩方面考慮。
基層醫院不僅要對社會作出回饋,同時也要考慮自身的利益,基層醫院獲取利潤對社會是有貢獻的,有了利潤基層醫院才能回饋社會、員工,繳納稅金給政府,諸多利益相關部門能從基層醫院中得到利益。
所以基層醫院在開展公益活動時不僅要考慮社會效益,也要考慮自身的效益。
而開展責任營銷其目的之一也是為了能夠增加基層醫院的效益。
一個優秀的基層醫院需要有出色的利潤與良好的公眾形象,基層醫院不能只顧自身利益而忽視社會效益,也不能不顧自身利益用錢去盲目回饋社會。
事實也說明,社會公益活動、主題活動都是基層醫院發展中必不可少的活動,兩者不能相互替代,各個基層醫院要根據自身情況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
總之,基層醫院的管理者應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和領導藝術,更注重長期的利潤觀念和服務營銷觀念,不惜代價誠聘人才為其所用,用各種制度管理員工,用激勵機制鼓勵員工,用市場需求作為發展導向。
同時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要求員工有良好的服務態度,認真落實“以患者為中心”,做到服務於患者開口之前,體現基層醫院的服務優勢,贏得患者的信任與好評,為廣大患者提供周到、快捷、方便、有效的醫療保健服務,使患者在最短時間、用較少的經費解除痛苦和治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