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青之聲)
《張俊江系列報道之十二》
“公心”書記
——《振興“大沙坎”的領頭雁》讀後感
作者 王蘭
近日,拜讀了《振興“大沙坎”的領頭雁》一文,文章從多角度、多方面介紹了大沙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俊江,從他幾十年的生活足跡到現在的工作狀態,從參選村支書到為村裡所做的工作,從本人的講述到他人的評論,文章里都有體現,讓從來都不認識張書記的人看過之後也能對張書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本文作者 王蘭
回想起來,我還曾與張書記有過一面之緣。時間長了,已經回想不起當時的事由,但是對大沙坎村的村委會和張書記其人特別有印象。大沙坎村委會整個修建地非常霍亮,雖然只是普普通通的平房,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建築,但是整體非常乾淨整潔,讓人看了就覺得心裡特別痛快。當時我們去的比較晚了,時間已經快到中午十二點,剛進門時張書記沒在村委會。經了解,才知道張書記到街道開會去了,我們忙對工作人員說,不用通知張書記趕回來了,我們看看就走。等我們看完,往門口走時,一輛黑色的汽車飛馳進院。剛停穩車,一位個子高高瘦瘦的、非常幹練的男同志就下來和我們打招呼,熱情地把我們讓進了辦公室。經介紹,我們才知道這就是張書記。張書記一進屋,就給我們詳細地介紹起了村裡的工作情況。當時,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個村支書工作挺認真,而且沒有什麼架子。
這就是我對張書記的第一印象。
言歸正傳,讀後感,更該說的是讀了文章以後的感悟。
讀罷整篇文章,張書記說過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最為深刻,那就是“我當書記一心為公,講擔當,講奉獻,講吃虧,心底無私天地寬。”當時我的腦海里就浮現出兩個字“公心”。
所謂公心,在漢典中是這樣解釋的:公正之心,為公眾利益着想的心意;它是針對私心而言的社會心理,每個人為了生存於社會都會有為自身利益着想之心,這是生存所需;每個人又是生活於社會大家庭中的,自然也都會有為公眾利益着想之心,這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礎;當公心大於私心時人即會選擇放棄私心,社會則會良性循環;當私心大於公心時人即會選擇放棄公心,社會則會惡性循環。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私心是人的生理本能,公心才是人的社會屬性。私心打敗公心,社會只會越來越糟,只有公心戰勝私心,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社會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公心,說來容易,做起來可真不容易。人都是有慾望的,都想讓自己過得好,過得比別人強,放棄考慮自己而是去考慮他人,確實不容易。就算放下了自己的私心,誰也不和孫悟空一樣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都有親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的,很難不受到他們的影響。所以,放下私心,秉承公心,真的是說易行難。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叫祁黃羊的人,有一天晉平公問他:“河南南陽缺一個縣令,你覺得誰合適?”他說,解狐不錯。晉平公又問:“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說:“您問的是誰能做南陽的縣令,沒有問誰不是我的仇人啊?”過了一段時間,晉國缺一個太尉——相當於國防部長。晉平公問祁黃羊:“誰可以勝任?”祁黃羊說祁午可以。晉平公問:“祁武不是你兒子嗎?”祁黃羊回答道:“您問的是誰能當太尉,沒有問誰不是我兒子啊?”這就是典型的公心,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祁黃羊只看誰能做好這個事情,誰該做這個事情,不管親疏憎惡,完全是一視同仁。
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張書記的“公心”。文章中講道:當選村支書時,張書記雖稱不上功成名就,但也算是事業小有所成,當時大沙坎村是個問題村、亂村,其實他完全犯不上趟這趟渾水,專心發展自己的事業,能走得更遠、更成功,但張書記不忍心自己的父老鄉親們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勇挑重擔,這就是公心;上任伊始,張書記辦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要想富先修路,這條致富之路張書記理解得透徹,貫徹地更為透徹,為了修路他自掏腰包,這就是公心;隨後解決村民的吃水問題、用電問題、照明問題、澆地問題等等,無一不是關係村民們切實生活的問題,這也是公心;張書記的公心,也帶動了身邊的一批人,比如老黨員李金玉在煤改氣工作中率先站出來當試點、做榜樣,成功帶動了全村煤改氣,這則是公心的號召力。
一位秉承公心的好支書能帶領出一個為民造福的優秀“兩委”班子,一個優秀的“兩委”班子能帶領出一個優秀和諧的村集體,這就是公心能讓社會進入良性循環,變得越來越好的力證。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願我們的社會能有更多像張俊江書記這樣懷揣公心的君子,共同建設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大家庭。
作者簡介:王蘭,女,1982年出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涿州市委組織部檔案股長。
《今日頭條》涿州三青之聲編輯部
責任編輯:姜水 黃建平
總編:張三清
副總編:姜水 黃建平 徐劍 楊俊英 張秀菊 楊容菡 王懷峰 梁海清 劉鵬舉 甄麗娟 張俊成 趙炳濤
編委: 杜長虹 王蘭 葛金曼 劉兢 繩曉健 張煜 朱福來 胡立錚 楊軼宏
顧問:李振寅 潘玉文 劉書堂 鄭桂元 李長青 付中北 索文 劉會軍 馬洪文 馬宏
看此文章可搜《今日頭條》涿州三青之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