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的修真小說,把渡劫一詞運用到了極致,也就說沒有渡劫,就沒有後來的神功蓋世,其實渡劫的真正意義,就是度過劫難的意思,比如現在俄烏戰爭中的民眾就是在渡現實的劫難。
劫難的存在是各種各樣的,有大劫也有小劫,大劫就是九死一生的天劫,所謂天劫,就是違背了天道而降下的劫難,比如人類想突破人間界的桎梏,飛升成為仙人,就需要度過蒼天降下的劫難。
人如此,動物也是如此,俗話說得“萬物皆有靈”,就是有了靈氣,開了靈智的動物,想要拋去一生的皮毛成為人身,自然也會招致蒼天降下的天劫,過的去就是渡劫成功,過不去的自然會灰飛煙滅。
明末的時候,在太行山腳下有一個小山村,小山村裡住着一位寡居的老太婆,由於老伴去世得早,她一人拉扯大三個兒子,並為三個兒子都娶了媳婦實屬不易,平日里只有孫子孫女來看望奶奶,並幫助她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在一個夏天,孩子們在茅草屋內玩耍,老太婆則坐在院子里一個竹簍子上編筐,就在老人家聚精會神的編筐之際,一聲驚雷讓老太婆嚇了一個哆嗦,抬頭看向天空,只間自己的小山村上空烏雲密布,黑雲翻騰,景象甚是奇特,而別處則是晴空萬里,見慣了世面的老太婆心中也是暗暗驚奇。
隨着烏雲翻滾,炸雷一聲大過一聲,而且是由遠及近,就在這時院內突然跑進來一個披頭散髮的白衣女子,見到院內的老太婆急忙跪下磕頭,連呼老人家請救自己一命,老太婆這下對天空發生的奇象便心知明了,起身用竹簍子把女子蓋在下面,自己一屁股又坐了上去。
這時天空的炸雷就在老太婆的周圍盤旋,轟隆隆的不絕於耳,老太婆倒是沒有感到害怕,反而是感覺到竹簍子里的姑娘在瑟瑟發抖,老太婆想想就這雷聲嚇也把姑娘嚇死了,於是就衝著屋子裡的孫子孫女們喊了一聲,“孩子們,快出來念書啦”,孩子們比較聽奶奶的話,魚貫而出圍在老太婆周圍大聲的念起書來。
孩子們的讀書聲,給了姑娘以足夠的信心,天空中的雷聲也是越來越遠,不一會兒也就煙消雲散了,老太婆拿起竹簍子把姑娘放了出來。姑娘出來之後,立馬變得神采奕奕光彩照人,對着老太婆就是一個萬福,說道:“老人家,你救我一命,我要報答你,你要金要銀可以說個數嗎?”
老太婆沉吟半晌才張口說道:“救你一命,也是你命不該絕,本不求什麼報答,但是我如果不說,你在以後的修行路上又恐怕難以走的更遠,這樣吧,你就保佑我們家十八代平平安安吧!”姑娘應了一聲,拜別而去。
老太婆壽終正寢之後,她的子孫一直是平平安安的生活,無論是天災人禍他們家均能遇難成祥,既不是富裕的大戶,也不是貧困的窮人。
結束語:一個動物尚且能知恩圖報,信守諾言,又何況是具有知識和品味的現代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