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糖
普通人與學神之間的距離很遠,甚至連學神的日常生活都無法理解。
“韋東奕”這個名字在網上火了起來,成為時下最火的學術界學者。
當初一則採訪視頻,認識了這個與眾不同的大學霸,他與大眾眼中傳統的北大老師很不一樣,可以用害羞、木訥、樸素來形容。
粗布素衣、手拿兩個大饅頭和一瓶1.5L的礦泉水瓶,這已經不是樸素了,甚至可以說是“寒酸”了。
作為北大助理教授月薪至少1萬+,按道理來說是不缺錢的,那麼韋東奕為何如此樸素呢?經過後續的了解才知道,他一心只有數學,對世俗沒有慾望。
韋東奕是高分低能兒嗎?
韋神火了以後,也受到了很高的關注度,不少人想要通過窺探他的生活,探索數學大神的世界,所以走在北大校園內,韋東奕經常被拍。
最新視頻動態中,韋東奕出現在了北大食堂,和往常一樣,他中午吃得依舊很簡單,兩個饅頭一碗湯,一點葷腥都沒有。
火了之後,韋神的打扮也沒有改變,依舊是一身深色的衣服+凌亂的髮型,與周圍年輕人顯得格格不入。
視頻中的韋東奕,打完飯隨便找了個座位坐下,沒想到他坐下後,旁邊穿粉色羽絨服的女生立馬走開了,這一幕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難道說韋東奕在北大被當成另類了?畢竟他過於樸素的打扮,凌亂的髮型,確實與最高等級學府北大有些不相符。
而且通過幾組採訪視頻能看出來,韋東奕缺乏人際交往能力,幾乎不與人溝通交流,眼神空洞無慾望,和正常人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不知道他是數學大神,真的很容易被當成“低智人群”。
“女生躲着他走”這一幕,也讓揣測他與正常人不一樣的聲音達到了高潮。
北大博導:韋東奕剛毅木訥近乎仁
有一類學生,學習成績不錯,能在高考中考出高分,但缺少生活自主能力,連洗貼身衣物這種小事都要父母幫着做。
即使他們能從高校順利畢業後,也很難將所學轉換成就業,我們統稱這類學生為“高分低能兒”。
那麼韋東奕是不是傳說中的高分低能兒呢?
北京大學韋東奕的博士導師現身說法,他表示:“韋東奕和正常人無差別,如果非要說區別,那可能就是數學太好了。”
網友讓他憑藉一下韋東奕,他用了“剛毅木訥近乎人”7個字來形容。
剛毅木訥近乎人下一句是“巧言令色鮮矣仁”,也就說韋東奕是真正的善良、誠毅的純良之人。
他能成為北大數學院助理教授,說明他不是高分低能兒,而且他是能照顧好自己日常生活的,只能沒有太高的物俗慾望,飯能管飽就行,衣服保暖就行。
韋東奕為數學而生,是真正的研究學者。
眾所周知,我國很多學者都選擇出國深造且學成不歸。
而韋東奕從未想過出國,雖然他自己說是因為英語不好才不出國,但對於他這樣的人才,如果想要出去,分分鐘被斯坦福、麻省理工破格錄取,就這一點韋東奕就比大多數的學者要值得尊重。
作為青年數學家,韋東奕身上也承擔著國內數學的希望,他是國內最有希望獲得數學大獎菲爾茲獎的人。
韋東奕封神還為時尚早?
韋東奕在數學領域有很高的創造力,他是第49屆、第50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滿分獲得者,先後獲得華羅庚、陳省身、周煒良、林家翹、許寶等數學大獎,成為最有潛質的數學學者。
因此被稱為國內機會獲得菲爾茲獎的人。
對於這種說法,學術界的一些人持反對意見,認為跟許晨陽、惲之瑋、鄧煜等人相比,韋東奕還差點意思。
“韋東奕31歲了還未獲得四大,他憑什麼獲得菲爾茲獎,憑他喝礦泉水吃饅頭,還是憑他不會用智能手機?
要知道獲得菲爾茲獎的兩個華裔,丘成桐和陶哲軒都是21-22歲獲得博士學位,33歲就拿到菲爾茲大獎了。”
上述是該網友對於韋東奕獲菲爾茲獎的看法,在他看來,許晨陽、惲之瑋等人更有可能獲得菲爾茲獎。
但筆者想說但這些人都出國深造了,現在都在斯坦福當助理教授。
他們也許比韋東奕更有希望獲獎,但是這個獎並不屬於中國,所以即使韋東奕還不夠格,依舊是大眾心中的韋神,被賦予眾望。
今日話題:
你覺得韋東奕是高分低能兒嗎?有機會獲得數學大獎菲爾茲獎嗎?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