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將星燦爛,不可勝數。然有人勇冠三軍,萬夫莫當。可惜有勇無謀,輕用其鋒,又疏於防患,而臨陣授首,一世威名,化為烏有。
1·顏良
顏良於白馬之戰,兩軍對陣之際,前後幾回合斬殺宋憲、魏續。二十回合擊敗徐晃,使曹將眾將驚悚。而關羽奮然出馬,摧鋒沖系,斬顏良於萬軍之中。
徐晃為曹營勇將,其武力不在許褚之下,而二十回合敗歸本陣。以此類推,正常單挑,顏良武力絕對不在關羽之下。試想以趙雲、馬超之勇,亦必須二三十回合方才擊敗張郃。而徐晃之武力,似乎比張郃更勝一籌。當時,劉備在袁紹陣營,顏良一見關羽,欲待問話,不防關羽馬疾刀快,措手不及,被一刀斬於馬下,死得不明不白。
2·文丑
文丑與顏良齊名,於磬河之戰,十幾回合擊敗公孫瓚,遭到公孫瓚帳下四健圍攻,一槍刺一將下馬,其餘三將倉皇逃命。而縱馬挺槍,繼續追殺公孫瓚,遇上趙雲,大戰六十餘回合,未分勝負。延津之戰,中荀攸餌敵之計,於敗軍之際,挺身獨斗張遼、徐晃,前後射中張遼盔纓、坐騎,使其翻身落馬。徐晃急掄大斧截住廝殺,文丑後軍齊至,徐晃料敵不過,拔馬而回。文丑乘勢追擊二將,正遇關羽殺出,戰不三合,一時膽怯,拔馬便走,不防關羽馬快,趕上腦後一刀,將其斬於馬下。
其實當時文丑己經廝殺大半天,應該是人困馬乏。而關羽養精蓄銳,以逸待勞,故能一擊成功。試想漢中之戰,黃忠被張郃、徐晃二將圍攻,不能脫身。而文丑獨戰張遼、徐晃,擊退二將。張遼之武力,亦正與張郃並駕齊驅。所以如果正常比武單挑,關羽欲斬文丑,恐怕未能如願。
3·紀靈
紀靈曾經與關羽大戰三十回合而暫停,試想三國諸將,單挑關羽三十回合,寥寥無幾。然而於袁術敗逃之時,與張飛交鋒,未十回被一矛刺死於馬下。
當時袁術窮途末路,軍中無糧,貴為袁術,欲得蜜漿解渴而不得,何況紀靈。可見當紀靈馬乏人飢,垂頭喪氣,武力大打折扣,還能勉強堅持近十回合,其實武力不可小覷。
4·高覽
高覽號河北四庭柱,官渡之戰,張郃大戰張遼未分勝負,高覽出馬迎戰許褚,不落下風,而為曹操稱奇,可見高覽武力不遜於張郃。汝南之戰,三回合斬殺劉辟,正欲摛劉備,不防趙雲自後沖陣而來,措手不及,被一槍刺於馬下。
此時高覽應是專註於生擒劉備,志在必得,方才給趙雲可乘之機。若正面交鋒,高覽至少可以堅持二三十回合,雖敗亦不致為趙雲所殺。
5·王雙
王雙號萬夫不當之勇,使一口大刀,重六十斤,暗藏三個流星錘,百發百中。兩軍對陣,末三回合斬殺謝雄、三個回合劈死龔起。諸葛亮以張嶷、王平、廖化出戰,張嶷出馬與王雙交鋒,數合不分勝負,王雙詐敗,一錘擊傷張嶷。王平、廖化急出截位,救得張嶷回營,被王雙驅兵大殺一陣。諸葛亮因此授計魏延,以疑兵之計引誘王雙追擊,王雙果然中計,因城外寨中火起,急勒馬慌令退軍,不防魏延自林中驟出,大喝一聲:“魏延在此”。王雙大驚,措手不及,被魏延一刀斬於馬下。
試想當時,諸葛亮麾下魏延、姜維、關興、張苞四將武力應當不輸於王雙,然諸葛亮一生謹慎,唯恐諸將有失,不敢貿然派遣四人之中任何一人單挑王雙。才使用計策。而王雙連斬二將、擊傷張嶷,殺退王平、廖化二將。當時王平、張翼二將曾經聯手擊敗姜維,而張翼、廖化武力相差無幾,王平曾與張郃單挑,堅持十餘回合。由此可見,王雙之武力在姜維、關興之上,足與魏延並駕並驅。若非中計,慌亂之中為魏延襲斬。正面與魏延交鋒,就不知鹿死誰手。
6·徐質
徐質使一柄開山大斧,英勇過人。董亭之戰,與蜀軍對陣,前後數回合,連續擊敗蜀軍左右先鋒張翼、廖化,震懾蜀營諸將。以姜維摧鋒斬將之勇,不敢輕舉妄動,出馬單挑。後來,姜維因徐質勇猛難敵,與夏侯霸定計,運糧誘敵。司馬昭果然中計,遣徐質率兵五千以斷蜀軍糧道。不料遭到蜀軍火攻,倉皇撤退時又遭遇張翼、廖化伏擊。單騎突圍之時,已是人困馬乏。迎面撞上姜維,大驚失色,接手不及,被姜維一槍刺中戰馬,翻身落馬,為蜀軍亂刀砍死。
由此可見,論單打獨鬥,以姜維百戰名將,不敢輕攫其鋒。可見徐質武力,不在王雙之下。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