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我省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疾控專家提醒廣大公民千萬不可鬆懈,要保持高度警惕,堅持“防疫三件套”,牢記“防護五還要”。同時,還應自覺遵守核酸檢測、掃場所碼、測溫等防疫規定。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呼吸短促等癥狀,應及時監測體溫,主動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診時主動向醫務人員說明近期外出史和接觸史。


牢記防疫“三件套”“五還要”
所謂防疫“三件套”,是指在疫情防控期間,公民繼續強化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做好個人衛生等防疫“三件套”;同時,持續宣傳口罩還要戴、社交距離還要留、咳嗽噴嚏還要遮、雙手還要經常洗、窗戶還要盡量開等防護“五還要”,自覺遵守各項防疫規定。
規範佩戴口罩
在人群較多的密閉公共場所,如公交、地鐵、電梯、醫院、商場、影院等,佩戴口罩可以有效減少致病微生物的吸入。口罩要蓋住口鼻和下巴,鼻夾要壓實,佩戴前後要做好手部清潔或消毒。
養成正確手衛生習慣
在有流動水沖洗的條件下,按照“七步洗手法”,可以有效地清潔消毒手部。若無流動水沖洗條件,可用含酒精的擦紙擦洗手部或手用殺菌消毒液塗抹噴洒手部。
保持社交距離
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盡量少去人群密集、陰冷潮濕、空氣不流通的場所,盡量避開客流高峰,與人交談、排隊、候車時記得保持社交距離。另外,要經常打掃居室,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的開窗通風。
進公共場所記得掃“場所碼”
疫情防控期間,公民進入超市、商場、景點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要配合工作人員的要求,測體溫、亮健康碼,以及掃場所碼。場所碼是特定場所賦予的一個專有二維碼,標明了該場所的名稱、位置、聯繫人等基本信息,可在自動核驗健康碼信息的基礎上,對進入場所人員的信息進行自動登記。在局部發生疫情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掃碼記錄快速追溯相關人員活動軌跡、及時查找密接人員,為避免疫情擴散爭取寶貴時間;同時,應用場所碼可以減少個人敏感信息的傳遞層級和外泄可能。專家指出,一旦某場所涉及新冠感染者或其他涉疫重點人員的活動軌跡,防疫部門就能通過場所碼快速找到相關暴露者並進行管控,這對防止疫情擴散極為重要。
來源:福建疾控
編輯:鄭俊吉
初審:林超群
複審:董觀生
終審:肖久慧
商務合作、新聞線索、打擊假新聞舉報:0598-2322923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有什麼悄悄話要告訴小編的不?
來互動區留言唄!
沒有!?那點個“

”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