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酒局喝酒,喝酒之前為什麼要“碰杯”?背後深意引人深思
我國被譽為“禮儀之邦”從古至今傳承了幾千年的歷史,隨着時代的變遷,禮儀也有了細微的變化,舉個簡單的例子,從原先的拱手鞠躬到如今的握手,那在喝酒上也有了一些變化。
不管是我們看電視還是在生活中,都會看到酒桌上有這樣的舉動——在喝酒之前都會互相“碰杯”,時至今日,這已經成為了酒桌上的一個小小的禮儀。
既然說它為酒桌禮儀,難道只是為了儀式感嗎?但其實這個動作的背後深意值得讓人深究,今天我們就來細細解析一下這個動作。
第一,讓人的各種感官都能感受喝酒的愉悅
喝酒前先碰杯,是為了讓人的各種感官都能感受到喝酒的愉悅。據說,這種說法最早是古希臘人提出來的。傳說,古希臘人最先注意到,人在喝酒的過程中,只有耳朵被排除在外,不能分享喝酒的樂趣,因為眼睛可以看到酒的顏色,嘴巴可以品嘗酒的味道,鼻子可以嗅到酒香,手可以舉杯感受酒的溫涼,只有耳朵和兩條腿什麼都做不了。
於是就規定了,喝酒前先雙腿直立站起來,然後和人碰杯,讓耳朵聽到杯子碰撞發出的清脆聲音,這樣一來,人的“視聽嗅味觸”各種感覺都能參與到喝酒中去。
第二、表示友好
當然,碰杯並不是完全從西方流傳過來的禮儀,在我國古代,它也是有跡可循的。
在古代的中國,碰杯是為了表示友好,碰杯時雙手會平舉,這樣一來,就能夠讓對方看到自己的腰間並沒有攜帶武器。
以此延伸到今天,碰杯就有了釋放善意、拉近關係的作用。
第三、增加參與度的方法
有時候,可能是一個單位或是一大家子進行一個大聚餐,這時候對於一些比較內斂的人,比較不太會社交的人,在聚餐中可能就會屬於小透明的狀態。那麼一起乾杯的這個動作,就可以讓所有人都能參與其中,帶動所有人的氣氛,也讓大家有一個更好的飲酒體驗。
以上說的只是比較普遍的含義,其實對於“碰杯”在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多種傳聞,像是為了祭祀的一種儀式,或者是驅趕邪祟等。如今的碰杯,更多的都是一種社交的方法禮儀了。
那既然喝酒要碰杯,那也需要一瓶好酒,讓大家能碰起來這個杯子。
我國作為禮儀之邦,關於喝酒這方面文化還是有很多獨有的文化的,就連什麼場合選什麼樣的酒,也是有着具體要求的,像比如送人的話,名酒最合適,而像應酬宴請這種場合的話,都是要現場入口的,所以酒的種類就不單單只是名酒了,既要有名酒,也要有好喝的口糧酒,才能表示我們主辦方的尊重跟重視。
名酒的話,首選飛天,普五。好喝的口糧酒的話,在我們中國的白酒市場上可是太多了,如果實在是不知道怎麼選擇的話,就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這款酒,都是有着非常濃厚的歷史,而且價格也比較便宜,所以有很多酒友們都是成箱往家搬。
古道江湖1800
古道江湖1800,是一款濃香型白酒,四川邛崍特產酒。
一提起邛崍,業內人士都知道這裡是基酒之都,國內大概7成左右的白酒基酒都來自該地,川池集團就是是國內8大基酒廠之一,在業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採用的是五糧液一樣的五糧工藝配比,經過多輪次的固態發酵工藝釀造,前後半年時間釀造而成,最後還有窖藏1800天,也就是5年時間,再由大師調好上市。
口感濃郁,細膩悠長,喝進嘴裡有一股淡淡的糧食酒充斥整個喉嚨,回甘明顯飽滿。隔夜空杯留香感強。
在當地,很多人喝過的老酒友都愛不釋手,他們常說:雖然素未謀面,卻口感似曾相識。因為是名酒基酒廠傾力打造的一款良心好酒。
瓶身是採用這年份數據光瓶設計,很有質感,也是“環保包裝的踐行者”,喝酒喝的是品質,再高檔的包裝也是留之無用,只能被當作垃圾扔掉。
看完上面這些,相信大家對我國的酒文化又有了更多的了解,還想知道哪些有關於酒的趣事?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