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牛郎當時還直接把織女的衣服偷偷藏了起來,這已經構成了盜竊罪。盜竊普通物品,可能會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盜竊數額特別巨大的東西,可能會直接判處10年的有期徒刑,甚至是無期徒刑。而織女的衣服乃仙女之衣物,無價之寶,偷盜這樣的寶物,如果織女將牛郎告上法庭,牛郎必定會鋃鐺入獄。
更何況,哪怕在古代,也有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做人底線,而就是這麼一個沒文化、沒財富、沒顏值又不守底線的牛郎,為何能成為織女的情郎?是他上輩子拯救了整個銀河系嗎?課本中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傳說故事?深入思考,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尋找原因。
首先,美好的傳說是窮酸秀才杜撰出來的。
民間傳說中的很多故事,在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太可能會出現,而這類故事又被人看得津津有味,究其原因,說白了就是源於人們對弱者的同情:牛郎心地善良,不和哥哥爭家產,雖然他窮困潦倒,但他童年的經歷卻讓人深切同情。
再加上這樣的故事幾乎是源自於那些窮酸秀才之手,一個“啥也不是”的窮苦人,到最後能和白富美款式的織女私奔,甚至還生下來兩個孩子,對於窮得叮噹響,說話酸得讓人牙齒都快酸掉的秀才來說,還有比這更勵志的事情嗎?窮酸秀才的杜撰,加上大多數讀者的共鳴,這樣的民間傳說想要不火都難。
其次,文中的故事折射出排除萬難的理念。
愛情是神聖的東西,這種東西不懼貧富差距,不怕等級有別,不分顏值高低,不愁語言難通,不看年齡懸殊……白素貞一千多歲下山談戀愛,找個比自己嫩上一千多年的許仙,牛郎和織女覺得彼此遇上對的人,就可以了千金難買“我樂意”。
至於世俗的眼光如何看待這一段仙凡之戀,這對於牛郎和織女而言並不重要,因為這段戀情的純粹、堅定程度超越了仙凡之間的鴻溝,這個故事折射出的那種情比金堅、排除萬難的理念。追求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就要有那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和毅力,哪怕王母娘娘如何從中作梗,都拆不散牛郎織女之間強悍到讓人為之動容的情誼,這是人性的光輝所在,其立意和那些特別現實的“有房、有車、有存款”的婚戀觀念有着本質的不同。
第三,錢財、顏值和文憑並非愛情附屬品。
如果必須擁有萬貫家財、高超顏值和天花板等級的學歷才能談戀愛,我們的人口還能剩下多少?之前看過一個段子,其中一個長相有點粗獷的男子說,30歲之前沒有100萬存款,相當於人生之前的30年都白活了。說實話,如果這傢伙是一隻在我面前如此蹦躂的小雞,我不敢保證自己不會掐死他。現實中的具體情況怎樣呢?30歲的時候沒有負債100萬,就已經夠可以了,因為如果你30歲的時候買房,欠下銀行的錢都不止100萬!當個“百萬負翁”算是正常的現象。
同時,在當下,工資月入上萬的人到底有多少?如果看網上那些天天凡爾賽的人曬收益,你可能會有一種網上人均月薪好幾萬的錯覺,但實際生活中,每月的月薪能有個四五千就已經算是相當好的收入,至於月入三四千之類的月薪,也算得上是比較正常的收入。至於所謂的愛情,兩個人看對眼了,心有靈犀了,哪怕是月入0元的大學生,都會碰撞出愛情的火花。
更何況《牛郎織女》只是個民間傳說,整個傳說的故事情節,整體上都算正常的。水至清則無魚,文至察則全刪,語文課本中屬於我們傳統文化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少了,你覺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