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的敵人就弱小了,只是一個2歲的孩子,而且還是他妻子的親侄兒,孩子管他叫姑父。
孩子是怎麼招惹到這個強大敵人的呢?有視頻為證。
事發地點是孩子的家裡。視頻是孩子的媽媽提供的,來自家裡客廳里的監控攝像頭。
就是說,這個男人是到舅子家做客,2歲侄子是這個家的小主人。
當時的情況是,這個武林高手正坐在客廳里的一張矮凳子上玩手機,孩子在旁邊玩玩具,孩子可能是把玩具扔到了姑父身上,或許還不止一次,因為後續視頻中,肇事者提到了一句“他總是這樣”。
血海深仇就這麼結下了。
遭受重創的姑父,是一刻都不願意等,報復行動瞬間登場,立馬站起身,把修鍊多年的武學精髓發揮到了極致,狠勁地掌摑了這個年僅2歲的幼童。
孩子幾乎被他打得飛了起來,頭部重重磕到了地上的玩具上。
(2)
再次強調,這可是在孩子的家裡啊。
因為響動太大,肯定還有孩子的哭聲,把裡屋的孩子奶奶(也就是男人的岳母)引來了。
這時候,武林高手表現出了與他打孩子時的蓋世武功反差極大的膽小,居然謊稱孩子是自己不小摔倒的。
他忘了,孩子是會說話的,而且可信度極高。
隨後,孩子父母調取了客廳監控,發現孩子被暴打後又心疼又震怒,於是報了警。
在此過程中,男人都沒有離開這個家,底氣真足啊。警察上門來的時候,還是他去開的門:
在警察了解情況的時候,他一直面帶微笑,絲毫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
在警察將他帶走的時候,他甚至對孩子父母進行言語威脅,秀了一把武德下限。
萬幸的是,孩子送醫檢查後,沒有什麼大礙。
而孩子的姑父,也被處以行拘15天+罰款1000元的懲罰:
(3)
我最了解大家了,你們一定是想問,孩子的姑媽什麼態度?
這麼可怕的丈夫,她還敢跟他生活嗎?
還真有這方面的後續。
據說,孩子的姑父和姑媽剛結婚不久:
剛結婚不久,就見證了他如此殘暴的一面。這對一個妻子來說,應該算是相對較好的消息吧?畢竟,這時候的沉沒成本還很低,離婚還來得及。
如果你是這麼想的,那可能就要失望了。
實際上,在孩子父母報警之前,還有一段視頻,也是客廳監控。正是孩子的姑父和姑媽的對話。
全程姑父都是大聲辯解,姑媽弱弱的象徵性反駁。
她說得最有力的一句話無非就是:孩子不對,你好好教育嘛,幹嗎打這麼重。
我估計孩子的父母聽到她這話,牙都氣癢了,這還能跟“教育”扯上關係?得,這樣的教育,還是你自己生個孩子去享用吧。
以下,便是網友們聽了這兩口子的對話的感受:
據說,當這個男人被警察帶走後,家裡還發生很多事。
孩子的奶奶,本着家醜不外揚的理念,還要求孩子父母撤訴:
我贊同最後那個網友的觀點,在自己家裡發生這樣的事,姑姑和奶奶要是合格的話,就應該先教訓一番姑父。
奶奶之所以幫女婿說話,一定是基於女兒的態度,是女兒在拉攏她幫忙。
所以,我才說,以為這個姑媽會和老公離婚的人會失望。怎麼可能離呢?既然都說是家醜了,那就認定他仍然是家人!
只不過,這只是奶奶和姑媽的立場,既然警方對他的處理方案都下達了,那就說明孩子父母違抗了老太太的意願,並沒有撤訴。
孩子的父母,應該已經把這個男人從“家人”的名單里徹底刪除了!
(4)
那麼,還是把視角切回到男人的新婚妻子身上吧。
她的兄嫂(或弟妹)是註定不會接納這個敢在自家裡暴打兒子的妹夫的,如果她繼續跟這個男人過,她回娘家時就很尷尬,就算兄嫂能接納她,她那粗暴狹隘的丈夫一定會生氣,他們都把老子送進局子了,是老子的仇人,你還敢跟他們親近?
最大的麻煩是,她以後要是被老公家暴(想必所有的人都會覺得這是大概率事件)了,可能都沒臉向娘家人哭訴。
即使這樣,我仍然認為,她不會離婚。
不光這個姑媽不會離婚,換了別的很多女人,大概率也不會。即使每個女人都知道,這個男人展示了極為殘暴的一面,跟他過下去,不會有好果子吃。
人性如此。當一個人,突然面對一起需要自己做大抗爭才能爭取到幸福的事件時,惰性就會冒出來做自己的思想工作:
算了吧,他只是這一次情緒失控,以後會改的;
算了吧,他只是對別人暴力,又不是對我;
算了吧,他只對招惹他的孩子暴力,我以後盡量不招惹他就是了……
說服自己放棄,遠比逼迫自己糾錯來得容易和簡單,所以人總是情不自禁地選擇前者。放棄意味着什麼都不做,多爽啊。
只有真正對自己未來人生負責,且有糾錯執行力的“狠人”,才會驚出一身冷,才會覺得這是噩夢在預警,我今天若是選擇放棄,就等同於選擇放棄人生!所以我不能辜負這次有幸被我看到的噩夢預警,我得趕緊糾錯。
雖然這類人比前一類人要少得多,但我還是希望其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