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少勇是河北省隆堯縣人,自小很有正義感,喜歡打抱不平,遇到不公平的事或者看到弱者受欺負,總是忍不住出手相助。“這就是一種緣分吧。”他笑着說可能是潛意識影響,在老師和父母的參謀下,大學時他毅然選擇了讀法律,“那時對法律的認知比較簡單,就是覺得既可以掌握一技之長,安身立命,也可以運用法律武器除暴安良、懲惡揚善,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2006年,從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碩士畢業後,成少勇偶然看到深圳法院系統招考法官助理,2007年通過公務員考試入職寶安區人民法院,現為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金融法庭審判員、四級高級法官。“深圳是一個開放、包容、有活力的特區城市,而且經濟發達、法治環境好,我覺得在這裡可以更好地實現職業理想和人生夢想。”多年來,成少勇不斷深耕司法辦案、課題調研、綜合材料撰寫等領域,成績突出,先後獲得全國法院調研工作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個人三等功、調研專項工作三等功等榮譽。
勤勉務實恪守法官職責
“網上有一句流行語,你辦的其實不是案子,而是別人的人生。”在成少勇看來,法官的人格是正義的最終保障,選擇了法官職業,就意味着選擇了孤獨,他說要想成為一名剛正不阿、秉公執法的法官,就必須慎獨慎微,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確保審判權依法獨立、公正、高效行使。

進入法院工作15年來,他歷經基層法院刑事審判庭、人民法庭、中級法院研究室、金融法庭等多層級、多崗位錘鍊,始終堅持以對法律負責、對事實負責、對當事人負責的態度,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嚴謹、規範地辦好每一個案件,寫好每一份裁判文書,努力做到辯法析理、定紛止爭。
每個司法案件的背後,都涉及一個家庭,甚至影響當事人的人生走向。成少勇回憶過往主審的各類案件時說,有一宗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至今印象深刻,“該案經過調解最大程度平衡了雙方利益,實現案結事了,也讓自己體會到職業成就感。”因成年女兒在一家旅館3樓墜樓身亡,老父親聲淚俱下訴至法院,認為旅館沒有安裝防護欄,且監控設備欠缺,要求旅館承擔賠償責任。旅館老闆則表示低樓層沒有安裝防護欄,是出於消防逃生需要,且旅館租用場所經營,受墜樓事件影響生意慘淡,瀕臨停業倒閉。考慮當事人並無根本利益衝突,且均有不幸之處,為促進糾紛和諧解決,成少勇耐心進行調解,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和解,旅館出於人道主義考慮,當場給予2萬元現金補償。
在一起電信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中,當事人對如何認定異常話費的計費單位發生爭議,但相關法律並無明確規定。成少勇經過查閱大量資料和案例,依法認定開通多個電話號碼的集團用戶,應以單個電話號碼作為異常巨額話費的計費單元,並進行充分說理,據此判令電信運營服務商承擔相應責任,為類似案件提供參考借鑒,也為通信運營商正確履行異常的巨額話費提醒義務,有效避免通信資源浪費,明確了行為規則。

“司法裁判既要發揮糾紛化解功能,也應當發揮規範、引領作用,宣示行為規則,穩定社會預期、引領社會風尚。”從事法官職業以來,成少勇主審案件覆蓋人身損害賠償、買賣合同、租賃合同、勞動爭議、股權轉讓、保理、票據、保險、金融借款及擔保等多個類型,其中1篇裁判文書獲評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年度優秀裁判文書,個人獲得2016年度清案工作專項嘉獎。
深耕調研領域助力司法改革
在履行法官職責的同時,成少勇還承擔了大量綜合文秘、司法調研等工作。綜合文稿撰寫工作時效性強、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僅靠工作時間難以高質量完成,他經常利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時間加班加點、埋頭苦幹,有時甚至加班到深夜,不得不在辦公室過夜。

為了高標準做好法院年度重點課題管理、學術討論會論文徵集、各級各類專題調研等工作,身為研究室調研組組長的他,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機制和組織方式,助力全市法院調研水平邁向新台階,學術論文獲獎等次、篇數屢創新高,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連續6年獲評省法院“成績突出的調研單位”,連續4年獲得全國法院學術討論會“組織工作先進獎”,研究室也被評為全國法院調研工作先進集體。
這些年來,成少勇筆耕不輟,執筆完成《粵港澳大灣區司法合作問題研究》等市委市政府年度重大課題3項,《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研究》《法院購買社會化服務問題研究》等最高人民法院重大課題5項,累計30萬餘字,4項被評為最高法院優秀課題;參與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方案論證,助力司法體制改革;參與起草深圳智慧法院建設三年規劃,為智慧法院建設貢獻力量。
此外,他還撰寫各類綜合文稿340餘篇,150餘萬字,有效發揮以文輔政鼎新作用。他撰寫的《法院購買社會化服務的範圍與邊界》《司法確認錯誤的檢視與防範》等多篇論文,分別獲得最高法院“羊城杯”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徵文二等獎、三等獎,全國法院學術討論會三等獎、優秀獎。
【記者】許懿
【作者】 許懿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