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意味着新生命的到來,更意味着女性最關鍵的角色轉變。從女孩變成母親,殊不知女孩有多少無措和慌亂。於是專業的母嬰照護,精細的服務標準成為更多人的追求,品質月子生活和科學“坐月子”成為更多媽媽選擇方向。

85後的愛月閣母嬰照護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耿娜,一次偶然的機會選擇開月子會所,從事了母嬰行業,並決心餘生為之而奮鬥。
從18歲就在社會上闖蕩,當過門迎,做過服務員,也開過火鍋店,辦過駕校,到現在做母嬰行業,她說她真正找到了人生想要做的事情。
“其實在最初的時候還沒有想到走進這個行業裡頭,到後來的話慢慢進入這個行業,發現我們這個行業的特殊性,它服務的多數是與女性和新生寶,而且我們解決了80%女性就業的問題,後來對這一個行業越來越感興趣,也越來越覺得應該去做這樣的事情。”耿娜說

從她的身上,我們不僅僅能看見作為一個女性的柔和,更能發現她眼中的自信和敏銳。女性的柔和,讓她能夠在團隊中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在面臨困境時,張弛有度,不驕不躁。
“目前,兩個店的運營和第三個店的選址,全部都是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在全力支持。疫情也好,困難也好,我的團隊,他們都堅持着身上的那份責任和愛心,照顧好了所有的寶媽和寶寶。”耿娜說的最多的是感謝,一直以來身邊許多家人和朋友陪伴和支持。

耿娜始終感覺肩上的擔子很重。選擇在產褥期女性和新生兒最脆弱的時期進行呵護和陪伴,耿娜和她的團隊肩負的是無數的生命健康。4年中,她們見證了無數生命的誕生,以及與之相伴的母親的疼痛和艱辛,在她看來,每一次生育都是對女性身心的巨大消耗和前所未有的衝擊,她們需要更多的守護和信任以及愛。
信任我,守護您——不僅僅是口號,更是這家月子會所恪守的愛與奉獻,也是耿娜和她的團隊一直以來的初心和堅持。
創辦4年多來,愛月閣月子會所得到一個個寶媽的認可,牆上掛着的一面面錦旗和貼着的一張張手寫贊語,均是年輕母親們真誠的坦露。
從入住第一天起,寶媽們每天只管自己休息好,吃飯有人送,洗衣有人幫,衛生有人搞,孩子有人帶,還能預約到醫生上門檢查身體和接受諮詢,及時排除身體隱患,這一切均得益於這裡有一支專業的母嬰護理服務團隊。

護理、客服、產康、後勤等部門構成了這個月子會所的整體,會所30多名工作人員均是清一色的“娘子軍”,她們分工不分家,密切配合,似在同一部鋼琴上的一個個琴鍵,用各自發出的聲音, 共同彈奏出新時代女性“創業曲”,並從中找到人生的價值。許多從農村走出來的女性,通過學習和培訓,學到母嬰產後恢復護理服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她們和耿娜一樣,都成為了一個個愛的守護者。
女性創業的路上本來就是比較艱辛的,要做一個好妻子,要做一個好媽媽,還要做一個好女兒。一路走來,儘管風雨兼程,但是一直有家人的陪伴和朋友的支持,讓她擁有自信和從容,進而更好的平衡家庭和事業。

“不管我們現在干任何一件事情,除了堅持以外,還要擁有責任和愛心,只有這樣持之以恆的去做下去,才能獲得你在所在的行業裡頭的認可和信任。”隨着市場的發展的話和國家二三胎的政策的開放,母嬰行業市場發展向好。敏銳的商業嗅覺,讓這位女企業家細心地覺察時代變化並能與時俱進。

對於未來的規劃,她告訴記者:“下半年的話我們現在正在籌備的除了有我們的三店正在選址之外,我們的母嬰職業培訓學校已經在籌備了,接下來我是想做的更多的是母嬰行業的職業培訓,讓更專業更有溫度的服務走進千家萬戶 ......”
華商報記者 王健 編輯 姜磊 楊姣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