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期,就有不少武將在去世後,被朝廷追謚為“威侯”,這體現出褒獎的意思。以下,就讓我們一起聊一聊這些將領。
一、馬超
建安十六年(211年),馬超聯合關中諸侯韓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對曹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但被曹操用離間計擊敗退走。公元214年,劉備攻打劉璋時,馬超投降劉備,與劉備軍合圍成都,漢中之戰後聯名上書尊劉備為漢中王。蜀漢建立後,馬超官至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章武二年(222年),馬超病逝,享年四十七歲,劉禪時期,馬超被追謚為威侯。
二、郭修
郭修,一稱郭脩(?-253年),字孝先,涼州西平人。郭修原本是曹魏的將領,在和蜀漢作戰的時候,郭修被姜維俘獲。當然,郭修一直不願成為蜀臣,更想找機會刺殺漢後主劉禪,平日利用向劉禪道賀的時機,一邊拜賀一邊趨前,希望接近劉禪,卻總是被其左右阻隔,難以得手,於是郭修決定另覓刺殺對象。
魏嘉平五年(公元253年),蜀漢大將軍費禕於漢壽開辦歲首大會,郭修當時在座,乘費禕歡飲沈醉之際,完成了刺殺。雖然郭修也被蜀漢將士斬殺,但是,郭修被曹魏皇帝曹芳追謚為威侯,並且,郭修在魏國的兒子承襲父爵,加拜奉車都尉,獲賞銀千兩,絹千匹。
三、臧霸
臧霸(生卒年不詳),字宣高,泰山郡華縣(今山東費縣方城鎮)人。東漢末年,臧霸成為陶謙麾下的騎都尉,負責募兵抵抗黃巾軍。後來,臧霸歸降曹操。在曹操與袁紹、孫權等諸侯的戰役里,臧霸戰功赫赫,官至鎮東將軍。曹魏建立後,臧霸被封為執金吾,領有食邑三千戶。魏明帝時又加封五百戶,死後追謚為“威侯”。
四、吳質
吳質(177年—230年),字季重,兗州濟陰(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曹魏大臣。吳質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愛。在魏文帝曹丕被立為太子的過程中,吳質出謀劃策,立下大功。與司馬懿、陳群、朱鑠一起被稱做曹丕的“四友”。但是,吳質去世後,一度被追謚為“丑侯”,後來在吳質兒子多次上書申辯後,這才改為“威侯”。
五、朱靈
朱靈(生卒年不詳),字文博,冀州清河國人。朱靈一開始是袁紹的部將,後來歸順曹操。改換門庭後,朱靈隨曹操征伐四方,屢建戰功,官至後將軍,賜爵高唐侯。在他去世後,被曹魏追謚為“威侯”。
六、曹純
曹純(170年—210年),字子和,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曹純是侍中曹熾之子,大司馬曹仁之弟。董卓之亂後,曹純跟隨曹操募兵,開始征戰一生的戎馬生涯。建安年間,授議郎,率領虎豹騎參與平定北方戰爭,封為高陵亭侯。建安十三年(208年),隨從曹操南征荊州,追殺豫州牧劉備,佔領江陵。參加赤壁之戰,率軍返回譙郡。建安十五年(210年),曹純去世,謚號為威侯,配享曹操廟庭。
七、樂進
最後,樂進以其膽烈而成為曹操帳下吏,南征北討。在官渡之戰時,樂進斬殺袁紹部將淳于瓊。又從擊袁譚、袁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又大破黃巾、雍奴、管承。從平荊州,留屯襄陽。劉備入蜀後,樂進擊退關羽、蘇非。後來,樂進跟隨曹操征討孫權,獲假節。曹操自合肥還,留下樂進與張遼、李典屯於合肥。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五子良將之一的樂進去世,謚曰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