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情侶入住酒店,無意中發現牆上的窗戶是“單面窗”,從客房裡邊看它像鏡子,而在窗外卻對房內情況一覽無餘。事件曝光後引起轟動,大家紛紛譴責酒店“無良”,同時也好奇這“單面窗”到底是怎麼做到一面像鏡子另一面又透明的,難道這是什麼新的高科技?
示意圖片,與新聞事件無關
實際上任何一塊玻璃窗都可以被當成是“單面窗”或者“雙向可視鏡”,主要看你怎麼使用它,從科學的角度講這不是什麼高科技。
鏡子是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一種物品,大家都知道鏡子的一面可以清晰地照見人像或景物,而從另一面看是不透明的,它利用了光線的反射原理。
對鏡化妝的女子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就用青銅造鏡子,青銅鏡大多為圓形,背面有精美紋飾,正面被打磨平整並拋光,可以清晰地照見人影。
打磨拋光的金屬可以當鏡子
玻璃出現之後,人們開始在平整的玻璃板表面覆蓋錫、鉛、金、銀等金屬,金屬反射率高,堅硬的玻璃可以保護金屬反射面不被刮花,這樣一來鏡子可以用得更長久。
隨着技術的進步,鏡子製作工藝也得到進一步發展。現代工廠大多採用真空鍍膜的辦法,讓銀等金屬原子均勻地覆蓋在玻璃表面,這樣既可以掌握玻璃的反射率,同時節約貴重金屬的使用量來降低成本。
可見光不能穿過金屬,當光子照射到金屬表面時,它會被金屬表面“自由電子海洋”反彈,所以不存在所謂“透明金屬”。真空電鍍技術是將金屬原子蒸發,讓它均勻地吸附在玻璃表面,這樣形成的金屬膜只有一兩個原子厚並且不連續,有空子可鑽,一部分光波可以從金屬原子間的空隙中穿過,另一部分則被反射。通過調整鍍膜的厚度,我們就能控制玻璃的透光率。
鍍膜玻璃廣泛使用於建築門窗
現代建築外牆大量採用鍍膜玻璃,一方面利於採光,同時又能阻擋紫外線、紅外線,從而達到節能的效果。
任何鍍膜玻璃對光的透過都是雙向的,如果光能從A面照射到B面,它也同樣能從B面照到A面,兩面的透射率基本相同,否則就違反了熱力學定律。
既然兩面都能看見,為什麼還有“單面可視玻璃”或者“單面窗”呢?
有些朋友經歷過撞玻璃的尷尬——當我們從光線暗弱的屋內向外走時,常常對眼前玻璃門“視而不見”,然後一頭撞上去——那是“多麼痛的領悟”和多麼尷尬的人生經歷!
多麼痛的領悟
平整的玻璃表面會反光,塗覆了金屬薄膜的玻璃能反射更多的光,同時也允許一部分光穿透,光在兩個方向上的穿透率是均等的。
但當光玻璃兩邊的光線強度存在明顯差異時,明亮的一邊(A面)反射的光線更強,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倒影——玻璃看起來就像一面普通的鏡子。與此同時,一部分光線穿過玻璃到達較暗的一邊(B面),位於B面的觀察者也能清楚地看到A面,他甚至會忽略玻璃的存在。同時由於B面光線弱,它的光強度遠不如A面,因此光從B面透射過玻璃後會被A面的強光所淹沒。
“單面可視”與光線強弱有關
反過來,如果A面光線很暗、同時B面開燈,我們從B面看玻璃就像是一面鏡子,而從A看B面則是一覽無餘。
這就是有些朋友買來玻璃膜貼在窗戶上,卻發現它在晚上無法遮擋隱私的原因:晚上開燈後室內的光線更強,屋外更黑,更多的光線穿過玻璃到了外面,而你卻對此渾然不知。
玻璃膜能反射陽光但不能保護隱私
有什麼辦法判斷一面鏡子是不是“單面可視玻璃”呢?
有人說用手指甲戳鏡子的表面,正常的鏡子能看到指甲與反射面之間有空隙,“雙向可視鏡”沒有空隙或者反射圖像暗淡。
指甲戳鏡子是錯誤的示範
果真如此嗎?
很遺憾這是錯誤的示範。
手指甲戳鏡子只能判斷金屬反射層在哪一面,有些高檔的鏡子為了消除玻璃折射產生的偽影,它的反射層處於外表面而不是內表面,因此靠“偽影”來判斷“雙面鏡”是錯誤的。
更科學的辦法還是利用光:先關燈,使你周圍處於相對黑暗的環境,然後打開手電筒,或者你手機上的補光燈,將它緊貼在鏡子的表面照射。
用手電筒照鏡子觀察更科學
所有的“雙面鏡”都是鍍膜玻璃,它可以反射一定比例的可見光,同時允許一部分光穿透金屬膜到達玻璃的另一邊,這樣我們用強光照射玻璃就能觀察到對面的影像。
當然你也可以隨身攜帶一面小的化妝鏡,將它貼放在測試鏡子表面,通過判斷兩個影像的清晰度來判斷那是不是“雙向可視玻璃”。這個辦法沒有手電筒簡單,並且容易出現誤判,因此還是建議你打開手機試一試。
如果你對窗玻璃不放心,最穩妥的辦法是拉上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