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文學才華千年以來無出其右,挑一些故事以作閑聊談資。
蘇東坡任翰林學士知製法期間,他擬了約有八百道聖旨,其無不鏗鏘有聲,妥帖工巧,簡練明確。聖旨的文字往往引經據史,富有例證譬喻 ,這類文字,蘇東坡寫來輕而易舉。蘇東坡去世後,另一個人,姓洪,接他的職位。他對自己的文才頗自期許,他問當年侍候蘇東坡的老僕,他比蘇東坡如何?老僕回答 說:“蘇東坡寫得並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不用查書。”
歷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烏台”是御史台監獄的名稱,蘇東坡經常在他的詩里諷刺當政,把朝廷比作“荒林蜩蚻(zhá)亂”和“廢沼蛙幗淫”,又說自己“遂欲掩兩耳”。把當權者暗比作“夜梟”。他的政敵奏章彈劾:“蘇軾初無學術,濫得時名,偶中異科,遂叨儒館。”於是,蘇東城被關押審訊,期間,有一百多首詩被審訊官拿出來做文章,結果搞笑的是因為蘇軾的詩詞措辭精練,用典甚多,那些隱喻、史實,都需要極豐厚的文學功底,審訊起來甚感吃力。最後竟招蘇東坡本人親自解釋(這些審訊詞被陸遊得到流傳下來),這樣的炫耀也當之無愧了。
宋朝似乎有陰盛陽衰的國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稀里糊塗地被部下叫醒,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為天子,史稱“陳橋兵變”。後來,宋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使用和平手段杯酒釋兵權,不傷君臣和氣就解除了大臣的軍權,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安內方略。但是某些舉措矯枉過正,違背軍事規律,導致兵權分散,嚴重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為整個宋朝重文輕武國策民風起了個“良好”開端。
宋仁宗是史上最慘皇帝,嚴重違背了硬幣概率,連生十三女,最後落得無子繼位。蘇東坡就出生於這樣的年代,仁宗陰氣最盛,也許冥冥中註定,蘇東坡自有迷人的魔力,魔力之在女人,美麗芬芳之在花朵,他的初戀、妻子們、官妓或極其厚愛他的人為他憂心焦慮,熠熠閃灼的天才所具有的魔力。宋朝特別幸運,仁宗、神宗、哲宗、英宗都有賢德的皇后出現,在偉大的漢唐兩代,幾個皇帝的后妃不是僭取帝位,借有權勢的太監或內戚擅權統治,弄得王朝覆滅。蘇東坡時代,四位皇后當政都極具賢德,他也總是得到歷朝皇后的蔭庇。在他受審時,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英宗皇后拔擢他得勢。甚至在他晚年歲月里,若不是神宗的皇后代攝政事,他也就客死蠻荒了。
最喜歡他的詩是: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