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度過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節日——重陽節。隨着重陽節的過去,天氣是一天比一天寒冷了,這時候我們除了要多多增添衣服來保暖外,還得在飲食上根據季節的變化做出調整,盡量多吃一些熱量大、能滋補的食物,只有這樣才能給身體補足能量,更好的來抵禦深秋時節的寒冷。
能給身體提供能量的食物有很多,不過我們也得按照老一輩留下來的“應季而食”習俗來攝入。比如說常吃:“一糕,一肉,三茶”。這些食物不僅美味好吃,關鍵還很有營養,下面小編就帶着大家來看看具體指的是哪些食物吧。
“一糕”
栗子糕
每年入秋後,都是板栗大量上市的時候。剛剛上市的板栗不僅價格便宜、軟糯香甜,而且其中所富含的營養也是令人稱讚的。栗子的做法有很多,其中栗子糕可是重陽節前後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老式糕點。做成的栗子糕好看好吃,別有一番風味,深秋後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常吃在給身體提供能量的同時,還能滿足味蕾。
“一肉”
羊肉
重陽節過後,緊接着就迎來了寒露節氣。隨着氣溫的下降,我們在飲食上儘可能地多吃一些能暖身的食物,比如說——羊肉。羊肉作為熱性食物,不僅口感好、蛋白質高,而且還與“陽”同音,是寓意和營養兼備的肉類。
羊肉的食用方法多樣,既可以清炒、又能入餡料,還能涮羊肉。不過需要提醒大家一點,在乾燥季節烹飪時最好製作成清淡口味的。
“三茶”
1、青馳菊茶
從古至今,我國就有飲菊花茶的習慣,尤其是重陽節後大家也是十分應景地喝起了它。大家如此喜歡喝菊花茶不僅僅是它味道清香湯色清澈,而且因為入口飲用後可以由內向外的補水,潤燥。不過,我國菊花之品有900餘種,若問哪款菊花品質最好,想必非青馳菊莫屬了。
與其他菊花不同的是,青馳菊生長在四季分明,水源充足地開封,正因為如此所以才造就了它過人的品質和甘甜的口感。而且在經過人工種植培育和加工後,不僅使得每一朵菊花都吸收了20餘種營養,而且朵朵都是飽滿肥碩、色澤金黃的。
飲用青馳菊時,取1朵加入溫熱水沖泡至湯色泛黃,花朵舒展時即可品嘗。泡好的茶湯清澈透亮、甘甜,滋味絕倫。
2、紅茶
重陽節過後,我們不要再單純地喝一些不溫不寒的烏龍茶了,這時候可以根據氣候特點來飲上一杯溫熱的紅茶。紅茶作為全發酵茶,不僅茶性特別溫和,而且其中的營養也是不容小覷的,當下常喝既暖身又暖心,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紅茶的品種有很多,相對於霸道的雲南滇紅,更推薦大家嘗試飲用滋味醇厚甘醇的祁門紅茶,或者是正山小種。不過,像金駿眉、川紅、宜紅等自身也頗具特色,都值得一嘗。
3、華中醫紅枸杞茶
前段時間有一個很火的段子,說的是,人到中年後就應該是保溫杯里泡枸杞的狀態。我們且不說保溫杯的話題,就單獨看枸杞,它就是一種非常滋補的食材。新鮮的枸杞不僅人人能買得起,而且入口後滋味也十分甘甜,重陽節過後若是能經常喝兩杯或能豎起保護屏障。
因為枸杞很常見,所以市面上出售的枸杞種類也很繁多,大家在挑選時一定要多多對比。若你對枸杞不了解,這款品質高,色澤正的華中醫紅枸杞不妨一試。這款枸杞是從果園採摘後,直接進行挑選、除雜、晾曬,不會添加硫等物質,這樣能更大程度上地保留它本身的營養和口感。
最終加工好的枸杞粒粒都是乾燥飽滿、色澤暗紅、白尖明顯的。飲用時,抓一小把加入50度的溫熱水,等到枸杞緩緩上升,湯色泛黃時就可以感受枸杞的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