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人
2020年春節前,我在微信看到同濟醫院醫生的一份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總結,那時候還以為只是一次平常的季節性傳染病,轉發後再沒有關注,除夕前一天院長通知大家疫情形式嚴峻,第二天所有職工正常上班,彼時同事們對新型冠狀病毒了解僅限於新聞以及文件,全院儲備的酒精,消毒液和防護服幾乎只能用一周。大年初一,我們抽調了6名工作人員參與到團結橋聯防聯控值班點,開始對返鄉人員進行摸排、監測,早上6點各科室的燈都亮了起來,執勤的同事開始準備防護用品,留院的醫生開始收集返鄉人員居家監測的信息,信息錄入及報表上報,醫院進入前所未有的忙碌狀態,而這樣的工作也在中國41636個鄉鎮里默默的進行着。

困難像是一面鏡子,最好的反省往往都來源於此。面對疫情,醫學專家用最快的速度分離出毒株,2020年1月20日,鍾南山院士首次提出新冠肺炎是由人與人接觸傳播的疾病,很大程度上對疫情防控爭取了時間;醫務人員積極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張繼先醫生最先上報了疫情,築起了阻擋新冠疫情傳播的“長城”;人民群眾配合防疫政策,居家隔離,甚至湧現出如孫波一般的千千萬萬個平凡的志願者。2020年的冬天,或許是我這一生最為驕傲的時刻。我和我的祖國、民族、同胞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14億人同仇敵愾的偉大戰役。雖然我們其中很多人都只是待在家裡等待前方的戰士吹響勝利的號聲,可我知道我的14億同胞都在努力着。努力的等待春天到來,努力的不給新冠任何機會,努力做着疫情面前我們能做的任何事。這是14億人的史詩,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史詩。這個冬天有人捨生忘死,有人等待黎明,有人汗流浹背,有人永遠的倒下了,這些都是我們要銘記的民族的靈魂。
站在2022年,回首蕭瑟,在與疫情的這場持久戰中,我們沒有坐而論道,在通過大量的研究以及實踐中,我們有效遏制了疫情的傳播,在與疫情戰鬥的三年里,我們的國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從不斷地提出問題,什麼是新冠肺炎病毒?如何防控?如何提高陽性檢出率,縮短確診時間,爭取防控時間?如何有序推進疫情結束後的復工復產;到解決問題,不斷完善新冠病毒診療規範、採取核酸採樣檢測方式、更快的確定了陽性病人、完善了隔離手段、研發了新冠肺炎疫苗、提高了感染後治癒率等;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防疫措施,而我也始終堅信,在這場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我們終將會迎來勝利。
作者:王壩鎮衛生院 王小翠
監製:楊壽松 審核:張永德 編輯:趙志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