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風波里
成都終於迎來了恢復正常生活秩序!
如果沒有記錯,是從2號到18號,整整兩周多一點。這與我當初的判斷是一致的。
不容易,漫長卻又短暫的16天!這16天里有許多事情值得總結。熱帶雨林事件、東軟系統崩潰等都是值得反思的。
但客觀地說也應該理性看待這樣的事情。曾記得東軟系統崩潰時,網絡上湧起巨大的輿論。胡錫進及時出來發表文章談及相信成都會很快梳理過來、做好防控。
事實上,回頭看,老胡是對的。
如何看待成都迎來正常生活?
個人認為仍然需要保持着謹慎的樂觀。
不僅是仍有29個高風險地區、120個中風險地區,也是因為疫情仍在不斷變異中,也有高度傳染性。
目前,成都方面仍繼續嚴格執行分級分類管控措施。高風險區採取封控措施,嚴格落實“足不出戶、上門服務”,中風險區採取管控措施,嚴格落實“人不出區、錯峰取物”。
這就已經為人們指明了方向。
回到開頭,為什麼當初會認為成都能很快能夠恢復。主理由是:
1.成都防控是及時的、得力的;
2.疫情是有感染曲線的,是有規律的。人類利用規律,就能戰勝疫情。
當然,這都是很樸素、很淺顯的認知。
回頭看,這波疫情是複雜的,呈現了散點多發的態勢。因此,一些人有了疫情焦慮,一些人則感到迷惑。
比如老胡就曾表達要過這種困惑。當然,必須指出胡錫進只是社科人文領域的專家,他並不是疫情專家。在疫情方面,也是在不斷學習。也是以一個普通人視角看待剖問題。
而這波疫情,之所以有人感到焦慮。我想可能還與過去很多人一直遠離疫情,對疫情的了解也不多。面臨此次疫情多點散發,就有了焦慮。本質也反映出對疫情的認識不足。
個人認為,其實如果普通人想多了解疫情,認真研讀官方的通知是很有意義的。不僅體現了防疫專業性,也包含了大量疫情知識。
疫情是全社會的頭等大事,不交流討論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這次呈現了多點散發的特徵,加大網友們的焦慮。既有對疫情的,也有對經濟的。
成都
從疫情角度來講,因為我們的疫情防控得力。絕大多數都沒有感染的風險。因此,是存在着疫情認識還是相對不足的。面對突然的疫情,難免心太上會有較大波動。
成都恢復正常,將極大鼓舞着疫情之下生活的人們。可以讓人們對病毒有更多了解,不用“談虎色變”。同時,也避免盲目樂觀,當成小感冒。前者容易過度焦慮,後者容易低估疫情。兩者皆不可取。
從經濟角度來看,成都僅用周恢復正常,無疑將給市場注入活力和信心。從成本來講也遠比當初的上海模式的代價小很多。
成都
總體來說,我們可以保持着謹慎樂觀的心態。雖然疫情仍有許多未知,還在不斷變異,但我們的疫苗普及率、藥物研發、防疫政策不斷優化都有長足進步。而世界範圍內發生疫情的病亡人數也大幅降低。現在以及未來的情況,只會比過去越來越好。
相信成都的恢復不僅給疫情之下的地區和民眾帶來鼓勵,也將給整體市場注入信心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