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從國家層面到省級,都在明確中心城市,甚至有些地級市也在區域內提出了副中心城市的說法。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具備一定的輻射力、帶動力和影響力的城市。
大到國家中心城市,其輻射的覆蓋數個省份,小到地區中心城市,可能只能覆蓋本市範圍內。
所以中心城市,關鍵是看其輻射能級,這裡面首要看綜合實力,比如經濟實力、城市規模等,同時區位優勢也比較關鍵,能夠成為周邊地區的交通、商業、醫療等中心,這樣自然就具備了輻射力。
江蘇的中心城市體系如何呢?江蘇跟很多省份相比,具有自己的發展實情,這就是經濟實力很強,各個地市的實力都不差。而且地形呈現狹長型,自然地把全省分為蘇南和蘇北兩個區域。
江蘇雖然是個強省,但是同樣存在蘇南和蘇北的區別,全省共有4個GDP超過萬億的城市,都位居蘇南地區,很明顯蘇南的實力比蘇北明顯強一截。
但是江蘇也有自己的苦惱,這個就體現了中心城市上。因為區域均衡發展是個大目標,各省都要朝着這個方向努力。
江蘇也不例外,今後就是要不斷縮小蘇南和蘇北地區的差異,所以江蘇在中心城市建設上,也是煞費苦心的。
江蘇明確了2個省級主中心城市,南京和徐州同等重要
根據江蘇省的定位,南京作為省會城市,當然是全省發展的主中心。但是南京卻不是江蘇第一經濟大市,蘇州市實力很強,總量高於南京。
但是蘇州之強,強在縣域經濟,所以蘇州的城市規模比南京要小很多。
再者蘇州跟南京同處蘇南地區,第一個省級中心城市已經明確是南京了,而且蘇州也不是江蘇的雙核心之一,所以第二個省級主中心城市很明顯不是蘇州。
這會是誰呢?當然是要位於蘇北地區了,這就是徐州市。
國家對徐州的定位是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這個淮海經濟區可不能小視。
淮海經濟區,位於蘇魯豫皖四省結合部,總面積17.8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1億人。
從體量上看,除了經濟實力不如江蘇省外,其它數據都要優於江蘇,所以淮海經濟區是個跨省級的大型經濟合作區。
徐州是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自然也是省級中心城市,從定位上看,跟南京是同級的,這都是國家給的定位。
但是江蘇對於南京還有別的期待,這就是爭創國家中心城市。這幾年國家中心城市雖然經過幾次擴容,但是長三角地區只有上海市。
長三角如今又吸收了安徽省,經濟總量本身就是全國第一,按理說國家中心城市應該有所傾斜。但是這幾年,國家照顧中西部地區,擴容的方向也都是這些地區的城市。
長三角內提出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不少,比如杭州就是有力的競爭對手,所以南京是否能成功還未可知。
不過在省內,跟徐州一樣,都對帶動全省發展有關鍵作用。
區域中心城市南通,在長三角北翼有重要地位
除了南京和徐州,南通也是江蘇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這個定位也是國家給的,就是長三角北翼中心城市。
長三角雖然是個跨地區的大經濟體,但是北翼都在江蘇省內,所以南通是江蘇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
從能級上看,南通肯定是要低於南京和徐州的。不過南通強大在經濟實力和發展前景。原本南通在江蘇的名氣並不大,但是這幾年經濟快速增長,超過了很多地市,開始在江蘇嶄露頭角,如今大有趕超無錫的勢頭。
從區位上看,長三角的核心在南京-上海一線,南通雖然與上海毗鄰,但是地處北翼,周邊的覆蓋區域也有限。長江以南的地區,實力也很強,自然不是南通的輻射範圍。
長三角北翼地區,其實是包括蘇北部分區域的。但是蘇北的核心肯定是徐州市,而南通跟蘇北的經濟結構、區位都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南通將在區域內發揮重要作用,以自身的經濟實力為支撐,可以帶動下屬縣市還有周邊部分地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