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也是無數革命黨人實踐在生活中的道德準則。
共產黨建立的初心就是為人民謀使命,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管是浴火重生的革命先鋒,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共產黨員,他們都以自己的切身行動來踐行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華國鋒的夫人韓芝俊就是這樣一個人,迄今為止她已經91歲了。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她出門從來不坐豪車配備隨行人員,工作多年的她上下班一般是選擇自行車。除此之外,她家庭里的陳設以及兒女的工作都是嚴格按照規定標準來的,從來沒有逾矩一分。
這樣的品行令許多人都非常的欽佩,同時令很多人羨慕的是她和丈夫華國鋒還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生,他們相濡以沫,白首到老,踐行了最初的諾言。
那麼韓芝俊有着怎樣的生平呢?她和華國鋒之間又有怎樣的愛情故事呢?
華國鋒與韓芝俊
一、 韓芝俊的革命生涯
在百年之前,中華大地上還燃燒着一片戰火,人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社會急需一個新的體制來進行變革,這使得無數的革命黨人和先進志士衝鋒在前,他們站在時代的浪潮,指引着社會和人民前進的方向。
在星星燎原之火愈演愈烈的態勢之下,山西地區的革命鬥爭此起彼伏,在那裡有一個小山村中,裡面有一個姓韓的人家,他們家裡的長輩陸續參加了革命鬥爭,並且他們的精神還影響着他們的後代,比如說韓芝俊。
韓芝俊自打出生起就目睹了自己的父母在白天里為革命事業運糧食,在黑夜裡冒死為根據地的同志們送情報。
圖源網絡
受到親生父母和家庭的影響之後,韓芝俊也越來越嚮往共產黨革命的生活,而且隨着她年紀漸長,也看到了駐紮在村子附近的共產黨人擁有着嚴明的紀律和堅定的革命信仰,這讓她心馳神往。
於是在韓芝俊步入青年時期時,她主動要求要加入到革命的隊伍之中,要為民族的變革出一份力。在經過組織的考察之後,韓芝俊成功地加入了村根據地的組織部,她在那裡接受了先進的思想教育,並且成功的成為了一名宣傳骨幹和兒童教員。
經過實踐的磨練,韓芝俊逐漸掌握了幹革命的種種事宜。因為工作突出,她被送到縣委那裡進行系統的訓練和教育。
圖源網絡
在黨組織的培養下,韓芝俊積極地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在敵後根據地開展宣傳工作,發動群眾,開展掃盲活動,這些都是韓芝俊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做出來的。
雖然她是一個女子,但是她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幹革命不分男女,身為中國人自然要做中國事。
儘管那時的她還是一個青年婦女,可共產主義思想已經深入韓芝俊的骨髓里了。隨着革命工作做得越來越好,韓芝俊的身份職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儘管她的工作崗位變了,職位也變了,但她在革命中培養起來的勤儉節約的習慣仍然沒有改變。
圖源網絡
韓芝俊常常會把黨組織發下來的紙張一面當兩面使用,她身上的衣服總是洗了一遍又一遍也不肯扔掉,並且她還還會變廢為寶,教導村裡的婦女們如何利用破布來做一床新的衣服。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她的勤儉節約成了豐富鄉親們物質生活的一個重要手段,而且在女校里,韓芝俊還把這種勤儉的美德傳播給每一個學生,桃李滿天下正是她的真實寫照,這樣的習慣也持續着影響韓芝俊的以後的日子
隨着韓志俊在夜校工作的越來越紅火,許多地區的夜校幹部都想把這位幹事挖過去幫助他們發展。但是,因為韓芝俊有一個話劇表演還沒排完,所以她答應若是自己排完了話劇就前去那些夜校幫助他們講課或是開展活動。
圖源網絡
緣分竟是如此奇妙,正是她在排練這個話劇的時候,迎來了韓芝俊人生中可以攜手一生的人。
二、 相濡以沫的愛人
或許是緣分天定,正在夜校視察工作的華國鋒看到了正在舞台上排練的韓芝俊,他詢問夜校的同志:“這舞台上扮男相的女同志是誰?”
夜校的工作人員告訴他:“這是咱們學校的宣傳幹事,韓芝俊”。
華國鋒
華國鋒嘴裡念念有詞,韓芝俊……他不斷地回味着這個名字,果然不同凡響,這個女同志有個英氣逼人的面相,還有着英姿颯爽的名字。
在走之後,華國鋒依然對這個名字念念不忘,並且還和周圍人時常讚歎在那天看到的話劇表演。
當同志們打趣問他:話劇表演哪個姑娘最漂亮時,華國鋒總是會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韓芝俊。
見此狀況,華國鋒身邊的戰友決心將他倆撮合起來,畢竟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現在已經是解放戰爭時期,抗日戰爭已經結束,國家建設近在眼前,此時華國鋒也應該定下來終身大事了。
圖源網絡
經過同事們的撮合,韓芝俊也了解到,原來那天來視察工作的領導中竟然有一個人對她有好感。於是,兩個人就開始書信來往,在這之後,他們二人迅速確定了對彼此的心意,兩個人便抽空見了一面。沒想到經過革命洗禮的感情如此純粹,在僅僅見了這一面之後,兩個人便確定了永恆的關係。
一個月之後,華國鋒高興地向同志們宣布,他和韓芝俊同志要準備結婚了。這條消息令所有的同志都始料未及,因為華國鋒在生活中是一個一絲不苟,嚴謹謹慎的人,他從未對任何一個女子有着如此熾熱的感情,而此次竟然將此事進行的如此之快,確實令別人大跌眼鏡。
華國鋒
回過神來後,同志們在驚訝之餘紛紛送上祝福,當談及他為何會如此之快選擇韓芝俊時,華國峰也只是不好意思地笑笑說:“她就是我想攜手一生的那個人”。
即使兩個人都結了婚,但是韓芝俊和華國鋒仍然每天在各自的崗位上工作着。
後來因為華國鋒身上有些不痛快,韓芝俊便沒日沒夜地守在他身邊照顧他。除此之外,她還在工作之餘把家裡照顧得井井有條,為免去丈夫的後顧之憂,她還自請調離離丈夫近一些以便更好地照顧他的起居飲食。
華國鋒是經歷過革命戰火的人,但是直至晚年,他身體仍然硬抗,身體素質還非常過硬,這不得不說是多虧妻子韓芝俊數十年如一日背後的照顧和悉心呵護而成的。
全家福
儘管生活拮据,韓芝均從未向組織申請過一分一毫的物質和金錢,她始終認為靠兩個人就能把這個家庭過好才是真本事。
所以韓芝俊繼續發揚自己的長處,在生活中想出一切勤儉節約資源的辦法。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華國鋒由於工作需要被調去了南方,韓芝俊無怨無悔地跟着他東奔西走,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還生育了自己的大兒子。
有了孩子的出生,兩個人的生活也顯得格外的熱鬧。因為身處外地,韓芝俊從來不主動向黨中央申報什麼,她依靠着自己的聰明才智,把整個大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
韓芝俊
當兒子漸漸長大,韓芝俊教育自己的兒子:“不論身處何方,仍要保持勤儉節約的美德。”
即使他們全家在要去北京之時,韓芝俊仍然保持着一身樸素的裝扮,哪怕自己的丈夫已經是國家副主席這樣顯赫的職位,她仍然沒有感覺到絲毫的高興,反而是愈發低調。在工作中,韓芝俊從來不張揚自己的家庭和身世,更不炫耀自己背後的依仗。
在每日上下班的時候,她總是騎着那個破舊的自行車“吱嘎吱嘎”地穿過北京的大興大街小巷,走進自己的辦公室。面對同事詢問她的丈夫時,她總是笑笑低頭不語,大家都沒有將韓芝俊和那個高高在上的“第一夫人”聯繫起來。
自行車
或許是已經看慣了槍林彈雨,也經受了革命烈火,所以韓芝俊對於那些功利和名利都如浮雲一般並不放在心上,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實際上是很難的。
有一次,韓芝俊家裡的遠方親戚給她寫信,希望她能夠在北京為自己謀一個一官半職。其實這樣的情況非常常見,在建國之後,許多領導人的家裡的親戚們都希望他們能夠成為自己本家的助力,韓芝俊非常嚴肅的拒絕了這樣的情況,她還給親戚們回信寫道:“若我現在答應了你們,就相當於背叛了我的信仰,我寧願死都不會背叛我的信仰。”
韓芝俊與華國鋒
自從這封信去了之後,再也沒有遠方親戚來托韓芝俊找工作這類的事情發生。因為大家都知道,雖然她現在身處高位,但是她仍然保持着低調簡樸的初心,保持着為人民服務的初衷。
甚至韓芝俊的自行車因為用了很多年都出現了多次掉鏈子毀壞的情況,而北京衚衕的修車師傅都認識了,經常有一個穿的很樸素的女同志來他這裡修車。
所以當時的許多領導人都以華國鋒的夫人韓芝俊為榜樣,稱讚她心中淳樸,無為而為。
華國鋒與韓芝俊(中、右)
三、 從未覺得自己是第一夫人
在十年的特殊之期已過之後,華國鋒擔任國家中共中央領導人,那時韓芝俊儼然成為了國家的“第一夫人”。可是令眾人驚訝的是,她這個“第一夫人”做得格外寒酸,韓芝俊這個名字似乎從未出現在大眾的面前,大眾也不認識這樣一個國家領導人夫人。
針對此事,她曾經說道:“我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革命黨人,要做的事情就是為人民謀幸福,若是已經在為人民謀幸福,那自可不必宣揚自己的功績,後人就會記得自己。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照顧好家庭和孩子們,然後看着咱們國家一步步向好。”這是她對同志們說的話。
韓芝俊的勤儉樸素贏得了許多人的尊敬,有一次,華國鋒的外婆託人送來了高粱,小米,紅棗等作物。這些本是親戚們走動理應帶的東西,可是韓芝俊卻非常的謹慎。
她反覆地詢問“這些東西不是親戚們湊上來的吧?”親戚們一而再,再而三地保證說這是外婆想給孩子們才讓帶進京的。
於是韓芝俊這才放下心來享用了這些美食,一旁虎視眈眈地看着那些清甜棗兒的華國鋒早就已經忍受不了了,上前抓起一個就往嘴裡送,他邊吃還邊說:“咱們這個韓主任啊,是最簡樸不過的。”
聽到丈夫這樣打趣,韓芝俊也不由得羞紅的臉框,當親戚要離開北京時,韓芝俊還從自己的日常工資中拿出了100塊錢讓人帶回老家,好作日常生活之用。
全家福
1981年,華國鋒辭去了自己的職務,在一年之前,韓之俊也遠離了政治中心,他們兩個人回歸了家庭,再也不過問那些繁瑣的事情。
在兩個人離休之後,按道理應該接受黨中央撥付給他們的一些貼補,可是韓芝俊卻連連擺手說:“我們老兩口現在還能夠養活自己”。
原來她所說的養活自己就是他們兩個老人在自家的院子里種了一些新鮮的瓜果蔬菜。
每日清晨晨起之後,他們兩個人就會一起到田園裡面給這些蔬菜澆水,施肥,鬆土等,那時候基礎設施並不完善,澆水用的器具也並不簡單,兩個老人需要跑到較遠的深井上打上一桶水來慢慢的給這些作物。
華國鋒
即使如此勞累,韓芝俊也並未向黨組織開口,她反而是教育自己的子女:“能不麻煩國家就不麻煩國家,反正自己又沒有到需要國家照顧的地步”。
在母親的如此教導之下,幾個孩子也非常的有出息,並且都是自食其力,從未依仗家裡的身份索要什麼,正當一家人和和順順的過下去時,2008年8月20日,華老同志因醫治無效在北京離開人世。韓芝俊十分悲痛,哭成淚人,自丈夫去世後,韓芝俊更加低調。
韓芝俊(中)
2013年2月8日,習近平主席曾在人民大會堂特別會見了韓芝俊。後來黨中央的許多領導人去韓老的家中看望她時,還能夠看到她家客廳的正中心掛着“謙和低調”四個大字。這個雄渾有力的四個字涵蓋了韓老艱苦樸素的一生,也充分說明了她是一個合格的共產黨人,因為她用了畢生的精力踐行了這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