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
在南灣片區,
有哪個地方非去不可,
有着780年歷史的“北山村”,
或是呼聲最高的答案。
在這裡,
古建築群述說著悠悠往事,
街頭巷尾的小店
瀰漫著別緻的現代情調。
古與今,
新與舊,
從容和諧的交融,
見證了城市更新的成功。

然而,
20年前,
北山還是一條頗顯老態的古村,
在南灣城市開發的熱潮中,
曾引發去或留的討論。
最終,
“傳統”的北山得以保留,
“現代”的北山無縫融入,
成就了
珠海城市更新“代表作”,
也成為了
世界看見南灣“新窗口”。
從北山,看南灣,
20年新發展,20年再啟航。

創 新
看見北山 看見時代
打造城市更新“新”樣板
在北山,從來不缺“時代感”。村外,品質社區與繁華商圈,記錄了城市進步的腳步;村內,中西結合的古建築,彰顯着曾經的引領潮流。

現在,放眼北山,這裡成為了古與今的交匯點。傳統的外表,新奇的內涵,成就了今天的北山。時代感帶來的反差感,也使北山在灣區內外名聲大噪。珠海北山,也由此成為各大社媒與網站的搜索熱詞。
由舊倉庫改造的舊物商店,新奇有趣,個性萬千;
由舊民房改造而成的餐廳,中西餐飲,隨心而選;
由舊庭院改造而成的劇場,笑口一開,放肆開懷。
……

然而,20年前,北山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城中村”,隨着一路之隔的華髮新城漸成規模,北山改造更新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其後,華髮城市更新團隊進場。
其間,一個具有“華髮特色”的方案脫穎而出——保留“文化底色”,打造“南灣名片”,一場全方位的更新隨之開啟。
從片區規划到設施更新,從文化營造到配套賦能…..經過改造後的北山煥然一新,成為南灣乃至珠海的亮麗名片。在這裡,看見北山,看見珠海,也看見了創新、開放、包容的城市情懷。

開 放
領會北山 領會南灣
打造文化休閑“新”空間
古風,是北山的標籤——從楊氏大宗祠到北山會館,古建築是北山的特色。據統計,北山村內現存歷史建築90餘棟,風格各異,中西結合,這些歷史悠久的老房子,成為了古村的文化載體。


新潮,是北山的性格——從北山音樂節到各式藝術展,多元的藝術體驗創新進駐到這些老房子內,打造了一個個打卡點,也使北山的“國際范兒”越來越足,吸引了不少來自港澳及海外的知名設計師到來。
古典的“風骨”,開放的“胸懷”,賦予了北山豐富的精神內核——有趣的體驗、精巧的構思、突然的靈感,都能在這些老房子里找到。北山,也便隨之成為了不少珠海人的“精神家園”。

在老院子改造的咖啡廳里,領會珠海的宜居宜游,感受逗貓擼狗的愜意;
在百年老屋裡參觀展覽館,領會珠海的文化魅力,讓靈感隨意碰撞;
在小館子里喝碗肉骨茶,領會珠海的“新鮮感”,體驗“舌尖上的美味”。
不遠處的華髮商都熱鬧繁華,隨着諸多商圈落成在即,大家在老街逛累了,可到商場歇歇腳,成熟的休閑娛樂配套,將使南灣成為珠海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包 容
發現北山
多彩文化續寫“新”融合
常來北山的人,也許會發現北山的一個特質——這裡總有不少外國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膚色、職業均不相同,卻不約而同地選擇在北山開西餐廳、烘焙店、小餐吧,同久居於此的本地居民相處得如同“一家人”。
這是北山的特質,也是南灣的特質。南灣一直擁抱前沿的發展要素。這源於華髮的國際優質教育、外型出圈的跨河大橋、繁華的商業綜合體……

南屏二橋(資料圖)
融合的姿態,包容的心態,成就了北山乃至南灣獨特的氣質———隨時切換廣東話、普通話、四川話、外語都不違和;身着唐裝、漢服或者禮服、西裝,甚至cos動漫人物都不令人驚訝。
現在,南灣迎來了融合發展的新命題。未來20年,這片區域應該如何迎接新的發展?答案一如既往:包容、融合、發展。一個成熟、多元、活力的南灣片區,即將在珠海新時代的跨越發展中,迎來新一輪的城市面貌更新與變化。
傳統村落與繁華社區交相輝映、華髮商都與新城新景融為一體、品質生活與傳統習俗美美與共。

華髮商都(資料圖)

20年前,
華髮致力加速城市融合發展的速度,
用多元的發展格局,
讓更多的人發現北山的獨特魅力;

20年後,
從華髮四季雲山起步,
濱河片區過渡山麓片區,
開啟融合發展新篇章。


本文為廣告信息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繫我們處理
圖:陳佳哲 李建束
責任編輯:陽紫微
編輯:吳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