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好,這是我第 2 年的第 137 次和你聊天。
今天小長假開始了,昨晚我原本已經死心,想着不出去玩了,就在家裡。可等我今早一覺睡到十點半醒過來時,我第一個念頭還是想出去,於是我躺在床上用手機看西雙版納的住宿,整個人就想出去玩。
但是不行。
既然不能出去浪,在經歷了內心「我不能宅家天天刷劇混吃等死」的極致拉扯之後,我給自己立了一個 8 天每天都要留時間聽課學習的大旗。
身體出不去,至少得把心靈安排上,不是說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么?
為了避免自己做不到,我就到這裡吹個牛逼,也同步到我的朋友圈。這樣的話,最糟糕的情況——即便為了符合自己「言出必行」的人設,我也能堅持下去!
哈哈,簡直是為自己學習操碎了心。
好的,第一天的裝逼,哦不是,我說錯了,應該是「學習」,就從重拾《反脆弱》開始。
《反脆弱》這本書我中斷了得有幾個月了吧。當我做好各種準備,重新翻開書本時,一股濃濃的油墨味撲面而來,是難聞的油墨味而不是高大的書香味,哈哈,現實和理想之間,總是有着那麼一段讓人尷尬的差距的。
今天我讀《反脆弱》,讀到了作者三兩句話帶過的一個關於美國支持埃及腐敗政府的例子時,我隱約覺得我之前在一份作業里看過這個例子。
我翻開作業查看,那是在「如何閱讀」這門課程的作業里,作業選了《為什麼國家會失敗》的序言,在序言里作者就說了有關埃及腐敗政府的問題。
當時因為是要完成作業,我讀得很認真,了解了埃及政府腐敗的根源,如今看到《反脆弱》里作者的三言兩語,理解了《反脆弱》作者的觀點,這種聯結讓人感覺很美妙。
如果我之前沒有做過那份作業,這裡肯定是讀不順暢的。怪不得我之前聽人說,《反脆弱》是一本很難讀的書。這本書里還有許多這樣三言兩語的例子,不理解背景知識,就不知道作者在說什麼、想證明什麼,所以這本書還是需要段位高一點再讀才合適。
不過聽了「如何閱讀」這門課程,還是有一定的幫助,至少我今天在閱讀的時候,能比較快速地提取作者的論點和論證,不像之前,暈暈乎乎讀了一堆,也不知道作者說了些什麼。
但我還是只讀了一章就停下了,書本身就費腦子,那股油墨味還熏人,剩下的晚點繼續吧。
對「如何閱讀」這門課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