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年挖露天煤礦
五八年,大躍進,鋼鐵產量要趕英超美,煤炭也必須跟上。省里的煤炭勘探部門,說我們滕縣官橋淺層就能挖出優質煤炭,因此就有了挖露天煤礦,就有了十八萬人的拼搏大會戰
露天煤礦北起木石張秦庄村南,南到後萊村家北,西起孤山村東,東至台上家西,南北長3500米,東西寬2800米,總面積9.8平方公里。工程設計挖土方,長2800米,寬2500米,深60米。因工程量浩大,濟寧專署,運籌帷幄,排兵布陣,抽調各縣十八萬人參戰。當年的生產力落後,沒有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挖掘工具非常原始,全靠杴剜、钁創、肩背、筐抬、獨輪木軲轆車推拉等挖土運土。為了爭取早日竣工,工地指揮部安排:“十八萬人兩班倒,黑夜白天連軸轉,歇人不歇工地,連續作業,力爭三個月見炭。”
當時國家經濟困難,民工們打地鋪,住窩鋪,啃窩頭,吃鹹菜,儘管生活差,大家照樣精神飽滿,勞動積極性高漲,加班加點,每天高強度工作十幾個小時,從沒人喊苦叫累
工地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紅旗招展,歌聲嘹亮。公社與公社,村與村,縣與縣,男工與女工,各單位之間競相比賽。近十平方公里的工地上,到處都是“同志們哪,加油干!露天煤礦挖煤炭哪!”和“大傢伙,搞煤炭,社會主義早實現”!
“同志們,加油干,一天干他兩天半!”等等高亢的勞動號子。挖土的,刨土的,抬土的,推土的,一幅生機勃勃,熱氣騰騰的大兵團勞動的宏偉壯麗畫面。
十八萬民工們,餐風露宿,日夜連軸,幹了半年多,挖到計劃的60米深度以下,不光沒見炭,還湧出大量的地下水,這些水排泄不掉,無法施工,不得不下馬停工。
露天煤礦雖然失敗了,但是廣大人民群眾,不怕艱難困苦,戰天鬥地,無私奉獻的精神,永存於天地之間,永遠被後人盛讚美頌,津津樂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