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晝夜平分。
諺語說:“秋分秋分,晝夜平分”。非常容易理解,到了秋分節氣,大約在公曆9月23日前後,此時,太陽已經從北回歸線轉移到赤道附近,在北半球,已經從酷熱變得涼爽。
尤其是到了秋分這天,太陽正好位於赤道,白天和黑夜一樣長,也就是晝夜均分。但是,從秋分這天開始,白天一天天變短,而黑夜慢慢變長。
二俗:豎蛋和祭月
秋分節氣這天,民間傳統習俗比較多,放風箏、送秋牛,還有粘雀子嘴,保護糧食。但比較突出的傳統,有下面兩個,一起看看。
一是豎雞蛋。俗話說:“秋分到,蛋兒俏”。剛才我們太陽到達赤道,晝夜均分,處於平衡狀態,民間傳統,在秋分這天,很多地方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玩“豎蛋”遊戲,當然免不了美餐一頓。
二是祭月習俗。老話說:“月到中秋分外明”,其實,到了中秋節,八月十五正是農曆上秋分的開始。此時,正是月亮最亮最圓的時候,民間常常在這天有祭拜月神娘娘的傳統習俗。
秋分有三候:蟄蟲坯戶、雷始收聲和水始涸
一是蟄蟲坯戶。到了秋分時節,天氣越來越涼爽,一些冬蟄的昆蟲,開始躲進土壤裡面,用土堵住門口,封閉起來,防止寒潮進入,保證安全過冬。
二是雷始收聲。秋這天,晝夜平分,其後,陰長陽衰,黑天越來越長,陰氣旺盛,雷聲消失,寒意來襲。
三候水始涸。到了秋天,北風吹來,是乾燥寒冷的空氣,往往到了這個時候,秋高氣爽,陽光燦爛,雨水非常稀少,因此,一些河流溝渠等等水源緊缺、乾涸。
農諺俗語說:“白露過秋分,農事忙紛紛”。從白露節氣到了秋分時節,人們忙着秋收秋種,喜笑顏開,一片豐收繁忙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