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的相聲藝術家們,看着你們一天天被廣大相聲愛好者們批評,看着你們總是身處沒有作品、沒有演出的窘境,我內心非常替你們焦慮,經過三天三夜的思考,我給你們指條路。
我指的路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建立實實在在的績效考核
演員演員,那就得上台為觀眾表演,那就得創新。所以績效考核不是參加會議、參加活動,不是書法和詩朗誦。國家院團應該對不同級別的相聲藝人設定創作和演出的指標,設置優秀、合格、不達標三個級別,對於優秀藝人給予獎勵,對於不達標藝人予以降級。增設下基層慰問演出加分制度項、下基層體驗生活加分制度項。
二、定期到民營社團駐點交流
民營社團的市場觀念和創新意識,值得體制內相聲藝人學習,更重要的是民營社團內部的業務競爭意識,更能為體制內相聲藝人提供積極向上的動力。我希望國家院團應該建立和民營社團的交流制度,要求體制內藝人每年到民營社團駐點半個月,參加演出、績效和創作活動。不要搞得壁壘森嚴,仇人一樣。
三、減少會議,增加演出
相聲藝術發展到今天,理論層面已經不需要有什麼研究了,更重要的是深入基層實踐。比如,歌頌型相聲是不是方向,這個觀點不是研討能論證的,應該拿到舞台上,看基層民眾喜歡與否。少開會,多演出,把每一場演出錄成視頻,放到網上免費提供給人們觀看,設置評論區,聽取觀眾的意見和建議。
今天體制內相聲藝人的問題在於,和觀眾隔離,自我評價,內部相互抬舉,而不是通過市場檢驗團隊和個人。
沒有民眾評價壓力的團隊,怎麼可能成長和進步呢?
所以我建議體制內相聲藝人們,學習侯寶林、馬季等前輩務實的工作作風,切實放下藝術家的身段,向廣大人民群眾學習,向火熱的生活學習。唯有如此才不會閉門造車、藝術之路越走越窄。
教員教導我們,向人民學習,為人民服務,而不是居高臨下教育人民、讓人民流淚。
我是上饒職業技術學院的電工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