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的基本概念
1、什麼是陰陽
陰陽是指事物的兩種根本對立的矛盾屬性,任何事物都具有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陰陽的運動是事物生長、變化和消亡的根源。
在中獸醫學上:陰陽學說是以樸素的唯物辯證觀點來認識機體的各種生理現象,治療原則和藥理等,中獸醫認為機體的各個部分都有兩種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陰陽,中獸醫認為疾病的發生髮展也是由於陰陽對立統一的正常關係遭到破壞所致。
但是事物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不變的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變化的,如胸背關係來說,背屬陽,胸屬陰,但在胸與腹的關係是,胸在上為陽,腹在下為陰。它即可以說明對立的兩個事物之間的關係,也可以說明同一事物內所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的關係。
因此,陰陽可用作說明機體內外結構以及功能之間兩個對立面的相互關係。
2、陰陽變化的基本規律
陰陽變化基本規律有以下幾個方面:
(1)陰陽互根
中獸醫學理論認為“ 陰生於陽,陽生於陰”;“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就是說陰陽任何一方是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所以沒有陰也就沒有陽,沒有陽也就沒有陰。“生之本,本於陰陽,陰陽離決,精神乃絕”中獸醫認為生命自始至終就是陰陽相互聯繫,相互鬥爭的過程,如果陰陽分離生命就會停止。就機體的生理來說,精微物質是產生機能活動的基礎,而機能活動又是製造精微物質的動力。
(2)陰陽消長
陰陽在相互對立的基礎之上拮抗,相互作用,在保持平衡的基礎之上,不斷的出現此消彼長,此進彼退的現象,這個陰陽發展和變化過程,也就是陰陽拮抗,消長變化的過程,在機體生理也必須保持陰陽的相對平衡,不能超越相對平衡或有任何一面超過限度的偏盛偏衰因為生理的平衡不是絕對的靜止的平衡,而是在不斷運動消長變化過程中所維持的相對平衡。列如:當機體各種機能活動進行時,就得消耗體內一定量的精微物質,其中就會有陰消陽長的意義。而機體內各種物質的產生,又必須消耗機體的一定能量,其中又含有“陰長陽消”的意義。這種一定範圍的消長是正常的。若在異常的情況下,如果一方“消得太過”和“長的太過”就會發生疾病。所以陰虛(消得太過)會導致陽亢,陽虛會導致陰盛,反過來陰盛(長得太過)會導致陽虛,陽亢會導致陰虛。如患急性熱病時,往往大熱(陽過盛)傷陰。出現津液虧耗之證,就是陽盛而引起的陰虛。這便是陰陽消長的例子。
(3)陰陽轉化
”重陽必陰“ ”重陰必陽“就是說陰陽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陰可轉化為陽,陽亦可轉化為陰。如上所述,在生理上,精微物質可以產生機能,機能活動又可生產精微物質,病理上,在一定條件下,陰證可轉化為陽證,陽證亦可轉化為陰證。
陰陽的臨床應用
1、在發病學上的應用
中獸醫學認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意思是只有機體陰陽相對平衡的時候,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當陰陽相對平衡被打破,出現偏盛或偏衰,就會發生疾病。根據陰陽消長的道理,臨床上常見的陰盛引起的陽衰,如四肢發涼,怕冷,脈弱等陽氣不足的癥狀,如陰虛引起的陽亢,可出現失眠,口乾,舌紅,脈細數等陰虛陽盛等癥狀。又根據陰陽互根的道理,當陰陽任何一方虛損到一定程度,常能導致對方不足,即“陰損及陽”,“陽損及陰”,又如某某些慢性病往往最後發展為陰陽俱虛。
2、在診斷上的應用
辯證中八綱辯證是所以辯證的基礎,且陰陽又是八綱辯證的總綱,所以陰陽是所有辯證的基礎。中獸醫任為呢“凡診病施治,必須先審陰陽”在此基礎之上在進一步辯證和制定治療原則。
3、在治療上的應用
中獸醫提出:“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意思是說中獸醫的治療原則,通過治療改變機體陰陽偏盛偏衰的狀況通過調節陰陽的關係,從而達到恢復陰陽相對平衡消除疾病的目的。
從藥物的性味功能來說,也是按照陰陽來區分的。如溫熱的藥物屬陽,寒涼藥物屬陰。又如辛甘發散藥物屬陽,酸苦,涌瀉屬陰。明確了藥物的陰陽屬性,就能執簡馭繁,靈活運用各種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