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豐富、最博大、最精深、最輝煌、最久遠的文化之一。民間流傳的俗語,就是其中之一,這些俗語,從古至今,世代相傳,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膾炙人口,實操性很強。
一、一不做,二不休
點評:有些事情,要麼不做,一旦做了,就要堅持到底,絕對不能半途而廢。三思而後行確實沒錯,但只要決定了,就要馬上行動,不要猶豫。
二、馬怕騎,人怕逼
點評:馬兒在被調教後,人在被逼迫後,才能激發出潛力。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具備無窮的潛能,只是沒有逼到那個地步,有個玩笑話說得好:“如果後面有一隻老虎追着,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世界冠軍。”
三、丁是丁,卯是卯
點評:釘子和卯頭的大小必須完全一致,才能裝配結實。要想做好事情,就要精益求精,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四、烏鴉到,禍事到
點評:民間認為,烏鴉是不祥之鳥,如果有烏鴉來到家裡叫,那麼這戶人家最近就可能遭遇禍事了。
五、喜鵲叫,喜事到
點評:民間傳說喜鵲能夠報喜,是象徵著吉祥的鳥,“喜鵲堂前列,不久有客到”,如果有喜鵲在家門口“喳喳”地叫,就預示着這家喜客臨門,會有喜事了。
六、酒要滿,茶要淺
點評:民間還有“茶七飯八酒滿杯”的說法,意思都差不多。就是說在酒席上為客人倒酒的時候,一定要倒滿溢出來為止,以表示對客人的誠意。而倒茶時正好相反,要倒淺一點,七分滿就夠了,同樣也是對客人表示尊敬,因為茶是熱的,太滿了容易燙到客人,那就尷尬了。
七、雞毛蒜皮,不值一提
點評:這句俗語有個典故:從前有兩戶人家,一個賣雞的,一個賣蒜的,賣雞那戶的雞毛經常飛到賣蒜的那家去,賣蒜家的蒜皮經常飛到賣雞的家中去,為了這事兩家經常爭吵,後來還到縣衙打起官司。縣官為了訓導全縣百姓,就判道:“雞毛蒜皮,何值一提?各打十板,反省自惕。”
這句話是在勸導大家,為人處世要多包容,多忍讓,不要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而斤斤計較,大家才能和諧相處。
八、家有一老,猶如一寶
點評:很多人覺得人老了就沒用了,其實不然,老人經歷多,見識廣,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是家庭之寶,也是社會之寶。
九、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點評:好的事情,很少接連到來,因為人一遇到好事,就容易高興、驕傲;倒霉的事情,卻往往是接二連三的到來,因為人倒霉後,往往就會心慌意亂,怨天尤人。
十、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點評:能夠在同一個家庭里生活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性格、愛好、脾氣、長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