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封面插圖:羅一
夢溶窗欞
作者|丁旭光
74、曲里八拐的和厚里
在我的眼裡,煙酒不沾的父親,人格幾近完美。
就在他八十高齡重症住院,進重症病房時,也在為子女們考慮。高危病房的費用是一天一千元。在父親的病床前,醫生對我大哥說:“你父親一時半載走不了,你們要慎重考慮……”言下之意是沒有必要去高費用的重症病房。當時,身為私企老闆的大哥表示:“就住重症病房,請用最好的葯,不考慮錢。”
一生節儉的父親,雖已昏迷,還是心有靈犀。在住進重症病房的當天晚上,他一時半載也沒拖,於十一點五十五分,駕鶴西去。病人進重症病房後,如果沒超過晚上十二點,就按半天計算,半天是五百元。父親不願拖累子女,他始終是在為子女考慮。
丁旭光小說
那天早上,如果不是父親在夢中催着我和妻子起床,後果嚴重。最輕的後果是,女兒進考場遲到,影響發揮,導致模擬考試砸鍋。嚴重的是因遲到時間太長不能進課堂。如果那樣的話,那可真是天大的新聞。
我站在陽台上,望着小區外的那條小路,感受着父親的在天之靈。
這條路,孟二爺已經走了幾十年。
嚴格意義上來說,那並不是一條路。
那條呈幾個“之”字走向的曲里八拐的路,既沒有鋪石板,也沒有鋪水泥,小路的兩旁,滿目是陋之又陋的油毛氈作頂的土房。
孟二爺所住的五層樓的公房,現在的學名叫“老式公房”,屬於瀕臨淘汰邊緣,折舊後方有人接盤的老房子。但就是這個老房子,在曲里八拐的和厚里一側已是鶴立雞群。
水彩 永嘉路衡山路街景 王繼青
每天下午,孟二爺都要清清爽爽地穿戴整齊,下五樓後,穿過和厚里曲里八拐的小路,穿過和厚里的那口小井,在女郵遞員家的狗吠聲中走向日暉東路。那條不知名的狗是一條草狗,且喜歡在房頂上,居高臨下對生人狂吠。雖說破船也有三千釘,但那家人絕對沒有釘三千。因為,那家是真正的家徒四壁,老夫婦倆靠每天做蔥油餅度日,兒子則在離父母小攤不到百米之處再置一蔥油餅小攤。其女兒,則是天天身着綠衣井前井後地忙碌。在我的記憶里,她除了那身綠,還是那身綠。她的歲數並不大,只有三十來歲。她與草狗一起,是和厚里土路土房和老井的主宰,也是一道風景。
丁旭光 上海作家、中國棋協大師。
出版有小說集《藍色的迷茫》(1991年西南交大出版社)、長篇小說《寒江獨釣》(1995年長春出版社)、中短篇小說集《墨綠旗袍》(1999年百花洲文藝出版社)、長篇小說《褐色木門》(2013年中國文史出版社),長篇小說《煙雨秦淮》(待出)。
短篇小說《漢白玉》被中國小說家學會收錄於《中國當代小說家全集》,長篇小說《褐色木門》獲“《小說選刊》2012年度筆會長篇小說二等獎”併入選獲獎文叢,2004年上海市作家協會小說專業委員會等舉辦的“丁旭光作品研討會”被載入《2005年上海文化年鑒》,其個人辭條被中國小說家學會收錄至《中國當代小說家大辭典》。
羅英 長篇小說《夢溶窗欞》籌劃人,上海文化出版社副總編輯、上海女攝影家協會副會長、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
羅英長期關註上海文化,其隨筆《在457號的櫻花樹下》,被新華社客戶端轉發,一周內閱讀量超過百萬。
王繼青 1958年生於上海,高級工藝美術師、副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黃浦畫院畫師,九三學社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