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道往臉上呼、往眼睛裡鑽、不敢穿黃衣服出門……大家最近是不是都發現了,今年“小咬”特別多,給室外活動造成很大困擾。“小咬”是什麼昆蟲,今年為何這麼多?
據東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講師謝桐晉介紹,現在市區內出現的大量小飛蟲是蚜蟲,俗稱膩蟲、蜜蟲,是一種繁殖最快的昆蟲。而小咬是一種雙翅目吸血小昆蟲,和蚊類相近,個體小,身體纖細。現在發生的蚜蟲翅長,身體多黑色,有腹管,為農業上常見的膩蟲。它從大豆玉米這些作物上,要找一個溫暖的地方進行越冬。蚜蟲主要是取食農作物,它對我們人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不會傳播疾病。

圖片來自:綏化晚報
為什麼今年有這麼多的蚜蟲呢?據了解,蚜蟲年年都是存在的,而且數量龐大,秋天繁殖的為有翅蚜,有翅蚜會尋找適宜的地方產卵越冬。在氣溫較低、風大、雨水多的年頭,遷移時間短,與市民相遇的機會不多。而今年氣溫條件適宜,遷飛的蚜蟲就出現較多。其實,蚜蟲對人類“興趣”不大。據了解,蚜蟲是一類植物植食性小型昆蟲,刺吸式口器,主要在植物幼嫩的部位上活動和危害。據了解,蚜蟲活動的時間是十天左右,它的天敵瓢蟲(俗稱:花大姐)一旦出現,它們的數量就會減少。

圖片來自:綏化晚報
有一些家長擔心小飛蟲可能對孩子的皮膚造成影響,據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王艷華介紹,過敏體質的孩子被飛蟲叮咬後,可能會產生丘疹性蕁麻疹。如果不是過敏體質的孩子被叮咬後,及時清水沖洗即可。如果患病,應及時就醫。出門戴口罩或帶防護眼鏡可以避免與小蟲接觸。
同時,東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講師謝桐晉提醒市民,市區內蚜蟲到處飛,是昆蟲生存的本能,蚜蟲具有趨黃性,一般對黃色衣物敏感,建議出行不穿黃色或淺色的衣服,最好穿長袖衣服,不裸露皮膚。
黑龍江交通廣播(記者:蘇鑫)
來源: 黑龍江交通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