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吳漾,點擊右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自媒體寫作運營】與【個人精進】乾貨。
我是一個耳聾患者,已經有20年了。
和大多數病友一樣,一開始我對耳聾十分介懷,甚至到了尋死覓活的地步。
畢竟它大大阻礙了我的生活,讓我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沒有活下去的意義。
所幸,人到中年的我,已經覺醒,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1 車禍忽至,改寫生活
19歲那年,中專畢業前的一個周末,天下着大雨,我在給爸爸送雨衣的途中,被一輛闖進人行道的車撞了。
我陷入重度昏迷,情況危急,由鎮醫院輾轉去了市醫院,好在搶救及時,撿回了一條命。
但身上肉眼可見的外傷——後腦勺右側一條7厘米長的口子和右腳踝旁邊兩個3厘米長的圓形傷口,迫使我不得不住院兩個月。
第一個月,由於渾身疼痛難忍,我常常對辛苦照顧我的媽媽發脾氣。
記得有一次換藥,因為傷口和繃帶粘連嚴重,我疼得不讓護士換藥,媽媽勸說,我也不聽,還拿枕頭砸她,趕她出去。
後來護士說,不換藥我的右腳可能會廢,嚇得我把媽媽的手臂咬出兩排牙印才換了葯。
第二個月,我頭疼減輕了很多,也可以跛着腳走路,但傷口沒有徹底癒合,還得繼續在醫院裡打針、換藥。
因為有了更多的閑心去思考,我開始坐立不安。
想到車禍既讓我痛苦不堪,又讓我錯過了畢業分配,我就開始怨天尤人,覺得老天不公:為什麼做錯事的是別人,懲罰的卻是我?
2 禍不單行,絕望至極
人常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起初,我並不認同,直到我親身經歷。
畢竟,車禍只是給我添了幾道傷疤而已,且司機酒駕全責,理賠也很順利,這是後福。
然而怎麼也沒想到,看不見的內傷也來湊熱鬧。
外傷徹底康復後,小姨幫我找了份工作——酒店服務員。
一天,我負責的VIP包房來了十位穿着講究的客人,我不敢懈怠,小心謹慎伺候着。
點菜時,女主人快速報了一堆菜名,我沒聽清點了幾頭鮑魚,就禮貌地又問了一次,她卻不耐煩地指責我耳朵有問題,嚷着要換一位靠譜的服務員。
我笑着賠禮道歉,並承諾馬上上菜,還多贈送一份果品,才將風波平息。
本以為今天這關過了,沒想到結賬時,女主人又怒斥我將十頭鮑聽成了五頭鮑,讓我賠付差價。
事後,經理沒有扣我的錢,但我被辭退了。
後來,我去做了檢測:輕度神經性耳聾。這個結果,對於性格要強的我來說,無疑是判了死刑。
不能和他人暢快溝通,意味着不僅不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沒有工作可做,那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於是,我把自己關在房裡,三天不吃不喝,老爸看不下去,拿斧子劈開門鎖,對着我一通罵。
可我心裡已被“無用”填滿,什麼都聽不進去,直到家人幫我找到了一份制衣工作。這份工作雖辛苦,但確實讓我很放鬆,我也認認真真做了半年。
但人心總是不易滿足,一份不被熱愛的工作註定不能長久。
所以我又換了第二份工作——教小學英語,只是沒想到,這份工作讓我陷入更深的絕望。
英語專科畢業的我,教小學綽綽有餘,但難的從來不是授課,而是與人相處。
與我搭班的班主任劉老師是個雷厲風行的狠角色,遇到她看不順眼的,總是疾言厲色,我忍了很多次,還是和她大吵了一架。
她直言不諱,指責我聽力不好來育人是誤人子弟,而我卻罵她是教育界的敗類。
即使我120%真心交付,還是敗給了“歧視”。
兜兜轉轉,我帶着一身傷,又回到了起點。我再也沒有出去打工的勇氣,只想混吃等死。
3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一個人活着,無非追求兩件事:被愛和被肯定。
我的家人非常愛我,這一點毋庸置疑。我心裡唯一的結,就是不被社會肯定。
後來我才得知,其實我是不被自己肯定,一直作繭自縛,被狹隘的認知囚禁着。
而拉我走出黑暗泥潭的,正是近兩年來我認真讀的一本又一本書。
比如讀史鐵生的《我的地壇》,我開始認真思考死亡,認識到: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沒必要急於求成,不管經歷過什麼,試着好好活,才是最重要的。
讀了《被討厭的勇氣》,我意識到:我以前渾渾噩噩的生活並不是車禍造成的,而是我的無知選擇的。
讀了《認識覺醒》,我懂了:活着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讀了《少有人走的路》我知道了:每個人的人生地圖都可以修改,只有不斷修正舊地圖,人生的路才會越來越順……
讀書,還讓我重拾了他人的認可。
宅在家的那些無聊日子,寫隨筆就是我的一大慰藉。正是因為這點愛好,去年我報了寫作培訓班,堅持了幾個月後,我就賺到了稿費。
記得我拿到第一筆稿費時,那種興奮,文字無法描述。
而隨着之後一篇又一篇文章的產出,我豁然開朗:寫作就是我的後路。
如今我的心結已解,人生的方向已明,這就是最大的幸事。
4 好好活着,絕不辜負
在我渾渾噩噩的這些年裡,有兩位最愛我的親人離開了我。
一位是姥姥,她老人家在我出車禍期間,一個人承包了我家裡所有的活——家務活和農活,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仍堅持趴在地里干。
由於長期勞累,再加之操心着急,我出院後沒多久,她老人家就病倒了,這一病就再也沒有起來。
另一位就是我最愛的媽媽,她本身就有心臟病,又在醫院不分晝夜地照顧我,出院後還要忍受我的無理取鬧,還有家裡家外的一堆事要操心,終於不堪重負,56歲也離開了人世。
兩位至親都走得匆忙,不曾給我留下隻言片語,但我知道,她們都希望我好好活着。
為了不辜負她們,也為了一雙兒女的未來,我必須數倍珍惜餘生。
我愛護身體,不再拿它賭氣,而是堅持鍛煉;
我提升自己,不再糊裡糊塗,而是堅持閱讀;
我善待家人,不再刻薄苛責,而是和顏悅色。
每一天,我都儘力去做到最好。
回首過往,看似荒廢度日,但未免不是一種沉澱。經過歲月打磨後的我,如今內心變得越發強大。
這樣看來,車禍、耳聾於我倒是一筆獨供的財富。有了這樣的覺悟以後,餘生還有什麼事情能難倒我呢?
5寫在最後
此時此刻,我勇敢地寫出了埋藏在心底的秘密,就是戰勝了自己的心魔,走出了自己的心牢。
說實話,弟弟妹妹一直反對我寫文章時兜自己的底,因為他們怕我再遭歧視。
但我卻覺得,勇敢面對自己才是真正愛自己;而真正愛自己的人,才會無懼一切。
願看到我此篇真誠分享的你,也能學會真正愛自己,無懼生活的一切刁難。
往期精彩內容:
“給低工資女生的4個搞錢建議”(建議收藏)
我用父親的一個耳光換來的婚姻,他卻用2次出軌回報我
讓自己變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