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王公子退出萬達引發熱議,網友紛紛表示“我不怕辛苦,讓我來”~~
其實這種事不算個例,據調研數據顯示,各行業頭部企業的二代們,不願接班的比例超82%。
按照刻板印象肯定會覺得他們不太聰明,大好的江山不要,喜歡自己去胡搞,要知道通脹不會讓人破產,試圖跑贏通脹容易使人破產。
子承父業不一定會垮,試圖超越父輩往往就是敗家~~
道理么是這個道理,但個人覺得,他們不是不聰明,恰恰是太過聰明。
2022年了,咱們國內最早一批創業者的平均年齡大概在72歲。大家想想這個年紀的老闆們靠的是什麼起家?
首先絕大多數是傳統行業,前幾十年物資短缺,誰能把商品生產出來滿足大眾的生活需求,誰就能分到發展紅利的一杯羹。
所以很多人覺得,是因為這些生意不性感,天花板低,二代們沒興趣接手,年輕人嘛喜歡新花樣。
這其實只是表象,背地裡還是因為根基不牢固。
想成為頂豪,絕大多數一代們都依賴了加槓桿,所謂欠幾百萬是孫子,欠個幾十億就是爺了,誰能把三個壺兩個蓋的套路玩好,誰就能在發展的過程中快速佔據高點。
搞到現在,看起來資產雄厚了,但資不一定是真資,債一定是真債呀,這才是二代不願意接班的核心——
增速下行期,接班就是接雷。
沒有金剛鑽誰敢攬這拆彈的活,把現金流變現,收房租,不好嗎?
這屬於一部分客觀原因,還有某些主觀原因。
二代們大多都是有高等教育或者海外留學的背景,創一代們大多是草莽英雄,最擅長的就是搞關係,而受西式教育比較深的人會非常反感這套,他們比較講究的是規則。
用商業術語就是比較在乎“營商環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把生意做到過某種規模,你會發現,當你做到一定程度,就會突然出現一個神秘的群體,向你提出一些奇怪的“合作”要求。
你要是答應了那還好說,如果不答應,就會像毒蛇一般盯着你,一旦被抓到什麼把柄,你會發現,財富都是過眼雲煙。
今年6月份人間蒸發的那位婦女之友就是典型案例。
我從小過的是錦衣玉食的生活,受的是最好的教育,突然有一天爸爸帶我見了一位叔叔(也可能是伯伯、阿姨、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讓我朝他喊汪汪。
二代能接受?
還是讓職業經理人去面對吧,只負責歲月靜好不行嗎?
當然,也不是絕對啊,那種確實因為自身因素,接不了班的廢柴也很常見。行得正走得直,有清晰願景和目標,同心協力、注重傳承的家族企業也是有不少的。
隨便瞎聊聊,反正我們大多數人是幸運的,不會有這些煩惱,我們都是靠自己生活的人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