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現輕微發燒、咳嗽等癥狀,於次日上午10點接受檢測,結論為陽性,意味着患新冠肺炎。
一、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它是一種新發急性傳染性疾病。發生於2019年,由(SARS-CoV-2)感染引起。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因有哪些?
1、HCoV-229E;
2、HCoV-OC43;
3、SARS-CoV;
4、HCoV-NL63;
5、HCoV-HKU1;
6、MERS-CoV。
二、新型冠狀病毒在常溫下能存活多久?我們所說的常溫,通常是指大氣的最基本溫度,也就是在25-27℃之間。新冠病毒在這個溫度下,可以存活3小時,離開人體後的存活時間取決於所依附物體的表面情況。
而根據最新研究表明,不同的材質,病毒存活的時間不同。在長達3小時的氣溶膠觀察中,始終能檢測到存活的新冠病毒。這些病毒在銅表面僅可存活4小時,在硬紙板上的存活記錄為24小時,在不鏽鋼表面為2天,而在塑料表面3天內都有活性病毒檢出。
根據實驗得出,新冠病毒在不能滲透的材質上存活時間相對久一點,如不鏽鋼或塑膠表面;而在能滲透性材料表面存活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出門應戴好口罩,是為了保護他人,也是保護。
三、日本現患有多少新型冠狀病毒?
截止2022年8月21日:日本新增確診253209人,新增死亡254人,現有確診2293091人,累計確診17205227人,累計死亡37063人,病死率為0.2%,累計治癒14875073人,治癒率86.5%。
四、日本都經歷了怎樣的疫情呢?
現在日本正面臨第七波疫情!
第一波疫情是2020年3月至5月,在這段時間裡,“鑽石公主”號游輪疫情是最為關注,這艘游輪來到橫濱停泊,經歷反覆扯皮以後,游輪旅客並沒有得到有效隔離就進入日本社會,將第一波感染引入高峰。
第二波感染疫情於是7月22日爆發,日本政府發布“go to travel”(去旅遊吧)政策,為旅遊業提供補貼政策。而這項政策發布以後,日本感染人數迅速突破單日千例大關。
第三波疫情發生在2021年1月8日,日本感染人數為單日7955例,政府也被迫在當晚第二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第四波疫情發生在2021年4月14開始,日本新冠專家小組警告,隨着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在多地蔓延,日本已經進入第四波疫情。
第五波疫情是2021年7月到9月,也就是東京奧運會召開時期,這一波疫情也就最厲害,8月20日,日本每日確診人數達到25995人,不停刷新新高,而就在這個時候德爾塔毒株產生了。
第六波就是現在蔓延速度最快的奧密克戎毒株,2022年2月3日,日本新增確診為104472人,又刷了確診人數新高。
2022年從7月8日至8月14日,日本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已經連續四周居全球首位。這標誌着第七波疫情的到來。
五、日本是怎麼預防疫情的呢?
據日本共同社8月11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在本月第一周內新增新冠肺炎感染人數高達1496968人,創下了連續3周為世界第一的紀錄。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政府的新冠肺炎專家組正在反覆向內閣提交報告,要求日本政府“將新冠肺炎視作普通疾病”予以應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甚至一度表態,待“第七波疫情”緩解後,重新考慮疫情等級分類問題。
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表態可以看出,日本對整個疫情都不怎麼重視。為什麼要等到“第七波疫情”緩解後再重新考慮疫情等級分類,難道現在疫情還不夠嚴重嗎?
截止2022年4月統計,日本總人口為1.25億,而8月第一周患者就達到近150萬人,這個數字很驚人,平均每天有50000人患新冠肺炎,此時不採取措施,更待何時!
作為國家領導人,應做利國利民的事,而不是把矛盾嫁接給其他國家,以此來轉移國人的視線。
岸田文雄也不是第一個國家領導人患新冠肺炎,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後果很嚴重,也希望岸田文雄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