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2022年08月18日06:55:16 資訊 1331

看到路“斷”了,你會不會嚇出一身冷汗?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開門就是個“坑”,是誰這麼坑人?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鯉魚精”造訪自己家,你會被嚇得原地飛起?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其實,這只是圖中的小伙兒畫的3D畫。

小伙兒說,只管走,沒事。可由於太過逼真,還是讓人戰戰兢兢。

小伙兒叫張世先,他的3D畫,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不光在國內火了,還在國外被3億次圍觀。

目前,他全網粉絲達800萬,是這個領域裡粉絲最多的博主。

收入自然也可觀。

畫畫是他的夢想。

既仰望着“月亮”,還撿起了“六便士”,妥妥的人生贏家!

關鍵是,他自學成材。

今天我們來聽聽張世先追夢的故事。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農村娃的興趣

張世先是內蒙烏蘭察布人,90後。

從他記事起,就知道自己家條件不好。

家裡人一年只洗一次澡。

鞋子破了,就用輪胎內胎補補,接着穿。

衣服破了,就用塑料卡通圖片打補丁,有的已經打了三個補丁,還在穿。

更沒有什麼玩具來玩。

睜眼就看到衣服上的補丁,閉上眼那些圖片還在腦子閃……

好看的人和動物、鮮艷的色彩,卡通圖片陪伴了他整個的童年。

慢慢的,他喜歡上了卡通畫,常常拿粉筆在牆上有樣學樣地畫。

有一次,他在家裡大門上畫了一個卡通人物,村民們看到後很驚訝,誇他畫得好。

張世先心裡美滋滋。

從此,一天不畫畫,他心裡就痒痒。他隱隱覺得,自己的人生會和畫畫連在一起。

畫畫,就這樣成為了他的興趣。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高中時,他學了一年素描,學了線條、形體、陰影、高光……

一支筆一張紙,帶給他快樂和成就感。

但就在他憧憬美好未來時,卻聽到了一個噩耗。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無奈輟學,但畫畫不輟

有一天,張世先接到了爸媽的電話。

爸媽說,家裡條件差,他就是考上了大學,也供不起他,他還是別上了。

這個電話,讓張世先接下去的好幾個晚上,都失眠了。

爸媽確實儘力了,這句話,不知道他們下了多大決心才說出來。

他理解爸媽的不易。

只是,窩在被窩裡,他忍不住一遍遍問自己,不讀書自己能幹啥?

就這樣,讀高中的他,帶着懷疑和不安,輟學了。

19歲那年,他在內蒙找了第一份工作,做保安。

內蒙的冬天,徹骨的冷,夜裡室外達零下20多度。

整夜在外巡邏,他穿上了兩條棉褲,加起來有5公分厚,但還是抵禦不了嚴寒,只能不停跺腳、蹦跳……

回到宿舍,他的腳像兩塊冰坨子,在被子里捂了半天,都捂不熱乎。

條件有多艱苦,可想而知。

但就是這樣,張世先還是堅持畫畫,每天都要拿起紙筆畫上一會兒。

後來,他又做過餐廳服務員,依然在工作間隙堅持練筆。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功夫不負有心人,勤學苦練下,他畫畫水平不斷提高。

他試着往美術方面發展,終於找到一份培訓班助教工作。

努力終於有了回報,他進入美術行業,踏上了魂牽夢縈的畫畫的軌道。

不得不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一年素描學習經驗的他,因為喜歡,也一路摸索到了美術的殿堂。

再回頭看看之前艱難的時光,原來,畫畫就是一束光,一直在照亮着他的生活。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將畫畫變為事業

這個軌道有點擁擠。

市面上培訓班繁多,班和班的境遇,也有天壤之別。

有的熙熙攘攘,紅紅火火;有的門可羅雀,難以為繼。

做助教一段時間後,張世先自己開了美術班,教幼兒水彩畫。

因為生源少,收入低,他不得不停了班。

此時,正值各地美麗鄉村建設大潮,牆體彩繪進入農村。

各色奇葩的“牛皮癬“小廣告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有設計感的作品。

有宣傳美麗鄉景的,有宣傳文明鄉風的,還有普及各種知識的……

新農村有了新氣象。

張世先也加入了牆繪大軍。

他和女朋友開始碾轉各地,內蒙古、山東、浙江、上海……

他每天能賺500元左右。

雖然辛苦,但每天都在畫畫,張世先覺得日子過得帶勁兒。

不得不說,將興趣變為事業,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可沒想到,一場疫情,讓他的彩繪生活戛然而止。

2020年開年,新冠疫情形勢緊張,農村封村封路來加強抗疫。

張世先的工作也被迫停滯。

和女朋友商量後,他們回到了女友的家鄉,福建南平徐市鎮。

他成了村子裡的“上門女婿”。

他更沒想到,這個村子,不僅是他溫暖的港灣,更成了他人生幸運的轉折點。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家人一路支持,解鎖新領域

回家鄉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張世先沒有收入。

疫情好轉後,同齡人都陸陸續續出外工作了,張世先整日在家畫畫。

一個大小夥子,長期沒有收入,按說,任誰也會心慌慌,媳婦兒和丈母娘就更沉不住氣了。

張世先幾次想要出去找份別的工作。

但媳婦說,他那麼喜歡畫畫,不希望他乾沒有興趣的工作。

這才打消他隨便找份工作的念頭。

正應驗了那句話:愛一個人,是懂他,支持他,守護他。

張世先很幸運,有個懂他的妻子。

2020年8月,張世先在做飯燒火時,隨手拿起一根燒過的木棍,在水泥地面上寫寫畫畫。

黑色的木炭,灰白的水泥地,一撞色,竟然格外協調、有質感。

這激發了張世先的創作靈感,他看過網上的3D畫,他想,如果用炭做筆,地當紙,畫出的效果應該不會差。

他開始嘗試這另類的創作。

他還特意在網上學習國外街頭藝術家的作畫技巧,琢磨怎麼能畫出立體感。

他一遍遍在紙上練習,然後再在地面上畫。

為了作品有創意,無論吃飯、睡覺、幹活,但凡能激發他靈感的,他都將這個火花記錄下來。

有時,還馬上要跑出去找一塊路面,拿炭棍就勾畫起來。

樓梯、斷橋、斷路、深坑……

雞、鴨、蛇、老虎……

他一發而不可收,技巧越來越熟練,創意也越來越刺激。

有時,還各種組合增加效果。

而且,他還練就了“絕活”,將自己變成人體圓規,還一畫一個準。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他和媳婦兒琢磨着,短視頻是個風口,如果他來畫,媳婦兒來拍,會不會有不錯的流量呢。

2020年12月,他在某短視頻平台上發出了第一條視頻。

只見他手拿炭棒,蹲下去,“滴溜”轉上一圈,身下就是一個圓,柱子、台階、平台……一個旋轉樓梯被勾勒出來。

然後塗陰影、加高光……

於是,路上憑空立起一個樓梯。

畫完後,他在台階、平台,柱子間來回跳躍、找平衡,一不小心就差點掉下來,讓人不由得替他捏着一把汗。

這個視頻一下子漲粉幾千。

這完全超出張世先的預料。

網友紛紛誇獎太逼真了。

到第二個視頻發布出來,賬號蹭蹭漲粉到1萬了。

這讓張世先看到了希望。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在新領域發光

後來的作品裡,張世先畫斷橋、水池、五花肉、美女、蛇……顏色也從以前的黑白灰,加進了紅黃藍等。

馬路上盤着一大蟒蛇;出院門赫然發現一個深坑,坑裡還有條大鱷魚;房子里突然地陷了……

他腦洞大開,不斷地探索,畫功越來越強。

他的3D畫有多逼真?

畫蛇曾引得真蛇過來,畫的斷路嚇得車繞道,畫的斷橋嚇得狗和鴨子掉頭往回跑。

視頻里的那條狗,可被他整慘了。

一次次被嚇,後來看到他,就躲得遠遠的。

但張世先坑得最慘的,還是自己的媳婦兒。

媳婦兒出卧室,看到腳下赫然顯出“地獄”,嚇得抱着柱子不敢撒手;

在沙發上睡醒,要下地,轉身看見地上一條對着自己點頭的大蛇;

在廚房做個飯,腳下是“萬丈深淵”,頓時感受到“水深火熱”。

這心臟要是不強大,難保不嚇出個好歹。

哎,人家的媳婦兒都是來“寵”的,張世先的媳婦兒是用來“嚇”的。

當然,兩人感情好,媳婦兒無條件支持,這才讓他如此膽大妄為。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張世先參加央視節目)

其實,小夫妻倆的恩愛,在央視節目《鄉約》中,大家已經見到了。

媳婦兒看着他,眼裡都是星星,聽他講倆人的過往,臉上是掩不住的幸福;

媳婦兒也誇他會幹家務,知道心疼自己;

老公在主持人的攛掇下,貼心地現場幫媳婦兒按摩。

小夫妻的幸福,溢出屏幕。

我們也知道了,張世先一路走來,離不開家人的支持。

走南闖北時,媳婦兒一直跟隨、支持;

回村拍視頻,拍攝由媳婦兒負責。

因為角度很有講究,稍有偏離,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為此,媳婦兒沒少下功夫;

畫完後,她還要配合表演,來襯托畫有多立體。

可以說,每一個作品的完成,媳婦兒都功不可沒。

比起坑媳婦,這個上門女婿,一點兒也沒少坑丈母娘。

大坑、鱷魚啥的,都給丈母娘招呼了一圈。

丈母娘又氣又急,“沒事,畫這些亂七八糟的幹嘛?”

為此,張世先沒少被丈母娘追着打。

路上時不時冒出的大坑和路障,也讓路過的村民被嚇得不輕,有急剎車的,有戰戰兢兢溜邊兒走的。

網友還因此批評張世先,弄出交通事故,他可要負責。

張世先虛心接受。

後來的視頻,張世先在最後都會將路面清洗乾淨。

看着一盆水下去,作品無影無蹤,網友心裡又有點不舍了,轉過來又為他想怎麼能兩全其美,也真是操碎了心。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張世先畫的3D畫)

隨着張世先的畫被更多人知道,有網友到村裡參觀打卡,往日冷清的村子竟也熱鬧了起來。

連附近的村民也都知道,村子裡有個會畫畫的“能”人。

張世先的畫也成了村裡孩子們的“玩具”。

村民們也一改之前的態度,看到拿着畫具出門的張世先,會問他“今天要畫啥啊?”。

張世先和他的畫,漸漸得到了村民和網友的認可。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月亮和六便士,可以兼得

如果說,科班出身的,將3D畫畫到以假亂真的水平,沒什麼稀奇。

但是,張世先是自學成才。

張世先曾說,對畫畫,是興趣,更是熱愛。

熱愛,就有了動力。

有動力,就會不斷學習精進,功到自然成。

結果不會差。

一年多下來,張世先全網粉絲漲到800萬,他是這一領域粉絲最多的博主,能年賺100萬元以上。

而且,他的作品還火到了國外。

2021年10月,有粉絲髮私信給張世先,說有網友將他的作品上傳到了TikTok上,只2個月,3個作品的播放量就達3億。

而且,那個網友的賬號,還因為這3個作品漲粉了50萬。

“藝術家!比起富人,我更羨慕那些會畫畫的藝術家……這可不是人人都擁有的天賦。”

“真的很棒,我是搞藝術的,我很欣賞你的作品。”

他謙虛地說,外國網友說話誇張,自己只是一個會畫畫的手藝人。

張世先還用翻譯軟件,翻譯TikTok里不同語種的評論,從中,他獲得了被認可的快樂。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張世先和他創作的3D畫)

除了每天的例行畫畫,他還做手工。

張世先自曝現在的收入也很不錯。

僅靠短視頻播放量,每個月就有兩三萬的收入。

而且,還有廠商請他做廣告。

相比從前,收入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有些廣告雖然報酬優厚,他們拒絕了。

但當福建省有部門找到他,想讓他畫幾張關於“福文化”的畫,他欣然答應。

他的“福佑中華”、“福星高照”等,全網播放量超過80萬。

省運會召開之際,有部門找到他,想讓他畫些踢足球打羽毛球等題材,他完成了,還沒要任何報酬。

他說,能做這些,他很激動,也感到榮幸。

有多少人曾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間糾結?

一邊是夢想和崇高,一邊是物質和現實,一個要仰頭望,一個要低頭撿,似乎有道天然屏障,讓人逾越不了。

但今天,憑藉互聯網和短視頻的東風,張世先解開了這道難題

有人說,他是站在了風口上。

但即使風口不再,有熱愛在心裡,有手藝傍身,相信他也能將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90後追夢人的執着

一場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足跡,許多人,不得不停下了腳步。

在疫情中,選擇依然向夢想奔跑的,還有千里之外的尚勤傑。

尚勤傑,1992年出生,家在河南新鄉輝縣農村

尚勤傑的經歷,也稱得上是一段佳話。

尚勤傑的村子相對落後,最早闖入他記憶的,是村子裡的土路,還有下雨後路上的泥濘。

他從小也愛畫畫,夢想着村子能變漂亮。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尚勤傑和他的牆繪)

長大後,他順利考入開封大學,專業是喜愛的藝術設計。

在校期間,他就跟着老師去農村搞牆體彩繪項目。

當時農村的牆體彩繪多是祥瑞文化,或是宣傳畫等,尚勤傑突然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為啥不畫些年輕人喜歡的國潮畫,或者時尚一些的動漫畫?

老師答覆說,“農村牆繪必須符合實際情況,動漫這類東西,村民們顯然是不可能接受的。”

他卻不認同,要將動漫搬進村子的想法,從此在他心裡生了根。

畢業後,他的路走得並不順。

他考過編,並且分數還過了關,但因為體檢不合格,還是被刷下了。

他到北京的藝考班做過助教,看到有的學生為考試而考試,他說,畫畫要追隨內心。

他被機構領導批評,說這有背學校理念。

再加上,太多的事務性工作,使他沒有時間去畫自己的作品。

於是,他辭職了。

後來,他開了一間小工作室,碾轉上海、鄭州等大城市作畫,收入很不錯,少的每天掙五六百元,多的可以達到近千元,平均月薪能拿到3萬。

做自己喜歡的事,還收入優渥,最關鍵是能“隨心而動”。

他很滿意這樣的狀態。

但隨後的疫情,改變了這些。

疫情期間,他被耽擱在老家一位好友的村子裡,小屯村。

那時,老家各村抗疫正嚴,“待在家裡就是最好的抗疫”,村與村之間道路封閉了。

他沒能回家,只能暫時住在了好友家。

閑談之餘,朋友問他能不能幫自己的村子做牆體彩繪,改變一下村子的面貌。

尚勤傑答應了。

一言九鼎,他開始了對小屯村的外牆美化。

這一畫,就畫過了春夏秋冬。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造福家鄉,夢想成真

室外作業的艱苦,搞牆繪的畫師都深有感觸。

冬季,顏料要一點點化開,人也凍得一層層棉衣疊着穿;

夏季,烈日炎炎,臉上、身上曬得爆皮;

原本帥氣的小伙兒,幾天曬下來,就黑了幾個度。

颳風下雨天,不光開不了工,畫好的畫也會受損,得列入修補行列。

畫這些牆繪,尚勤傑拿到的報酬只是之前的幾分之一。

但是,一想到做的事能讓家鄉變美,尚勤傑覺得怎麼樣都值了。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尚勤傑和他的牆繪)

一度,父母和村子裡的人都覺得他“瘋”了。

但當他用手中的畫筆,將龍、鳳、麒麟等寓意祥瑞的畫,一點點呈現在大家面前時,他們都接受了這個男孩的“瘋”。

原來,他可以將村子變得這樣美。

他也畫了《千與千尋》、《龍貓》等經典動漫角色。

幾十幅畫畫下來,村子被點亮了。

一支筆將花花草草、美女帥哥和各種動物搬到了村子裡,大家稱他是“神筆馬良”。

2020年10月,尚勤傑看了沈騰主演的《我和我的家鄉》,激動得難以入眠。

主人公做的事,不就是自己正在做的嗎?

他將自己的作品發到了網上,文案就叫“我和我的家鄉”。

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私信他,問他要村子的地址,說要來拍照打卡。

因為私信太多,他統一回復,將村子地址發到了網上。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遊客打卡小屯村)

這下,人們三五成群結伴過來打卡,往日冷清的村子像過節一樣熱鬧。

村裡的老人家也忙着開便利店、賣家鄉土特產。

有的村民,半個月收入2萬多元。

村子裡更是整修了道路,還策划了特色活動,五一期間,僅門票就收入幾萬塊。

一支筆改變了全村的面貌,讓家鄉變美,尚勤傑從來沒有過這樣強烈的成就感。

2021年5月的一天,他看到了一條信息。

原來,外交部華春瑩在推特上誇獎他:

一個中國塗鴉藝術家到河南家鄉,將普通的鄉村變成了童話世界。

之後,各種讚譽接踵而來。

他成為了作文里的素材;

他的母校也以他為傲,他的成績被作為範例講給了學弟學妹們。

他還接到了一個又一個村子的邀請。

他收拾行囊,信心滿滿地奔向下一個村子。

堅持夢想的尚勤傑,終於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在實現夢想的同時,也傳遞出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結語

無論是張世先,還是尚勤傑,都是年輕人中普通的一員,但又都有不凡之處,他們讓人感受到夢想的力量。

張世先自小愛上了畫畫,夢想着一輩子與畫畫結緣。

他走了一條坎坷的路,但一直在堅持,在堅持的路上還發現了彩蛋,堅持夢想,讓他的人生煥發出光彩。

尚勤傑從小喜歡畫畫,夢想有朝一日用自己的雙手讓家鄉變美。

他的職業之路並不順暢,但因為心中有夢想,即使在疫情期間,他仍然抓住機會去圓夢。

他放棄了外面的高薪,在家鄉潛心作畫1年多,終於讓家鄉變美。

他們都是勇於追夢的人。

兩人的故事,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

發現自己的興趣,給自己一個夢想。

也許,你會走彎路,會被現實摔打,但堅持下去,總會找到一種實現夢想的方式。

希望你我都有夢想,並在追夢路上,不輕言放棄。

那麼,一定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作者:朱小鹿&樂樂


關注我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 天天要聞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