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只為立場發聲,立場只為利益服務。沒有永恆的對錯,只有永恆的利益。券商有偏多的傾向、測評 ,機構有短線的傾向、分析師有"講道理"的傾向。事實上,這個行業內的每一個人所闡述的觀點,都不可能不受到自身角色的影響。
一個交易者的成長是非常痛苦的。這需要和行業環境、自身本能、信仰體系等一切固有的東西對抗。我從來不相信有人能夠在沒有經歷過慘重虧損後,就能真正的學會做交易。
事實上,初學者賺來的錢,通常都是市場借給你的,等到市場討賬的時候會更加的兇狠。似乎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都能教,但唯獨兩件事情只能靠自己去感受。一個是戀愛,另一個就是做交易。你無法向一個兒童解釋出戀愛的感覺,更無法教他戀愛的技巧。事實上,交易也是別無二致的。
我說出來的東西,初學者是不會理解的;就算是理解也不會相信;就算是相信也不會去實施;就算是實施也不會堅持;就算是堅持也絕對不可能在沒有經歷過慘重虧損以前,就能心甘情願的堅持到底!事實上,交易真的並不複雜,相反卻是出奇的簡單。問題是這種簡單有些出乎常理,並且不符合正常人的本能和信仰體系。
我在網上看到過一篇關於進入股市動機的調查。第一位的是獲利;第二位的是證實能力;第三位的是追求自由。回想一下,我當初也確實是因為這些才進入股票市場的。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我首先是付出了高昂的學費;然後是必須愚鈍的堅持交易原則;最後的結果卻是基本上靠天吃飯,而決無自由與自豪可言。
回望十年後的今天,我不得不感嘆,結局與初衷真的是事與願違!我相信現在進入股市的這些同齡人,也許有一天你們真的能夠賺到龐大的財富,但你們肯定會感慨市場和你們當初想象的並不一樣。
那無數的不眠之夜;那種面對虧損絞盡腦汁也找不到出路的無奈;那種毀掉巨額積蓄心痛;那種與本能較量的痛苦掙扎;那種為了交易而離群的孤獨,現在心裡還是酸酸的。說實話,我真的不忍心看着身邊的同事,同學,朋友再經歷,我曾經那種痛苦的折磨。我更不忍心看着這些充滿童真的可愛心靈,變得千瘡百孔後生出鐵石一般的老繭。即使這樣,誰也不能保證這種付出必然能夠有好的回報。
房價漲不停,我們真的是有很大的壓力。大家也都在各自不同的行業努力為錢而拼搏,也許任何行業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吧。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大眾通常都會覺得自己付出的心血比其他人更多,畢竟只有自己更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以前是"人無外財不富",也許現在是"人無外財難活"。畢竟沒有什麼行業能夠像交易這樣有如此低的進入門檻, 又有如此驚人的短期回報。
交易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哪怕是我們自己,當賺大錢的時候,也不要以為自己多有本事,那完全是經濟周期帶來的機會。把自己當神的人,遲早會被市場修理。
沒有什麼賺錢是容易的。如果一件事賺錢很容易,又沒有門檻的話,會有很多人衝進來,然後就變得不容易了。感覺難,是一件幸事。難,是一道門檻。只要跨過去,你跟身後的普通人就拉開距離了。
交易之殘酷,不是要終身學習,也不是要承受風險,而是即使你水平再高,如果市場沒有行情,你也不能賺錢。哪怕是交易大師,能做的也只是盡人事,聽天命。該買時買,該賣時賣,該空倉時空倉。唯有天時來了,才能賺到大錢。做交易,是痛苦的職業。我們靠承受痛苦來賺錢,想舒服賺錢是做夢
許多人天生就有動力要力爭做到最好,希望可以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限。正是這種自我實現的驅動力,以及遊戲本身的樂趣和對金錢的渴望,激勵着交易者們挑戰市場。
優秀的交易者往往都是勤奮而精明的人,他們對新思想保持着開放的態度。好的交易者的目標非但不是賺錢,而且是做好每一筆交易。如果交易做好了,金錢自然會隨之而來。成功的交易者不斷地磨鍊着自己的技巧以圖盡其所
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會空倉的是祖師爺。這句話沒錯,背後的深意說的是認知的程度。認知到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真實的交易,是非常無聊的,該買就買,該賣就賣,單次盈虧無法確定,多次後盈虧是定數,沒有驚喜,也沒有後悔。我們只是在做該做的事,賺該賺的錢。
以上,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