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上層領導“瞎干預指揮”而喪命的六大名將

2022年07月04日21:59:22 資訊 1030

自古以來,就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行軍名言,意思就是在前線作戰的將領,對於部分不合理的君命,是有權選擇不接受的。

畢竟作戰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戰而亡國的例子屢見不鮮,譬如冉閔與前燕之戰,再比如淝水之戰。而對外作戰的勝負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知己知彼的信息差,所以身在前線的統軍將領所掌握的信息絕對是最多且最全面的。而遠在朝中的統治集團在信息不全的情況下所下的決策,往往存在準確性不足的情況。

所以,最好的方式,乃是朝廷出具大略,具體怎麼實施由軍中將領制定方案並決策執行,就好比明初北伐之戰,朱元璋只是制定北伐的大路線,具體怎麼打則由徐達常遇春以及李文忠等人經辦。而反面例子就是國民黨的失敗,很大部分原因就是高層不知兵,瞎干預和指揮,導致了幾百萬精銳部隊如秋風落葉。還有就是三國演義中的孫權,也是一位不太懂得軍事指揮的君主,經常舉兵十萬北伐,往往被曹魏將領幾千人就給收拾了,還瞎指揮害死了太史慈(正史應該是病死的)等名將。

歷史上,因為統治階級不了解前線形勢而紙上談兵,瞎干預前線作戰,導致名將隕落,甚至國家差點滅亡的案例屢見不鮮。其實還不光是統治階級,即使是一方主帥,對局部戰場的形勢也未必就強於負責具體作戰的將領。接下來,我們就講講被上層階級瞎指揮而坑死的六大名將。

被上層領導“瞎干預指揮”而喪命的六大名將 - 天天要聞

張郃

1、張郃

作為曹魏五子良將,在曹睿時代碩果僅存的大人物,也是曹睿時代難得的一位統帥級別的良將,張郃用兵機巧,有勇有謀,以巧變著稱,算得上是五子良將中僅次於張遼的名將。

張郃早年參與平定黃巾之亂,後來被袁紹收入帳下,因為在袁紹和公孫瓚爭雄河北之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成為袁紹手下的主力戰將之一,在官渡之戰後,可能是敏銳感覺到了袁紹和曹操之間的差距,於是便率領所部投降了曹操。曹操對這位大將相當重視,當即誇讚,如韓信歸漢。

被上層領導“瞎干預指揮”而喪命的六大名將 - 天天要聞

張郃兵敗木門

張郃之後追隨曹操南征北戰,屢立大功,再之後又輔佐夏侯淵鎮守漢中,在漢中丟失後,張郃曾南下破吳,之後隨曹真鎮守西線,而其最經典的一次戰役,便是攻取街亭,馬謖依託險峻的山勢駐紮,而張郃則斷絕蜀軍水源,致使馬謖不戰自潰,兵不血刃便擊敗了馬謖,守住了街亭這塊戰略要地,成功擊退了諸葛亮準備最充分的第一次北伐,因此聲名大震。

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時,曹睿本是派遣張郃迎擊,但是考慮到張郃未必指揮得動郭淮、費曜等人,於是派遣司馬懿做總指揮,卻沒有想到因此斷送了一代名將張郃,司馬懿和諸葛亮說到底不是將領,只是政治家,兩人行軍打仗就一個特點,那就是謹慎,所以司馬懿帶兵就是固守不戰,張郃作為一位善於把握戰機的名將,與司馬懿意見多有不合。後來諸葛亮攻擊不利撤退,司馬懿不顧張郃反對,強令其追擊,結果導致了張郃在木門被伏擊,戰死疆場。

所以,張郃的死,有一部分原因是曹睿臨陣換帥,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司馬懿瞎指揮,不聽諫言。

2、哥舒翰

大唐名將哥舒翰,龜茲人,突厥遺民。乃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名將,據記載,哥舒翰不惑之年方才從軍,但是憑藉其在青海的經營,而且屢立戰功,所以很快就躋身一方名將的行列。

被上層領導“瞎干預指揮”而喪命的六大名將 - 天天要聞

哥舒翰

哥舒翰一生大部分的光輝都是在青海獲得的,李白高適杜甫等著名詩人都為其寫過詩歌,特別是李白曾有詩云: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這裡就引出了哥舒翰一生中最經典的一次戰役,石堡之戰。

哥舒翰常年在青海與吐蕃拉鋸,為了徹底將吐蕃逐出青海,決定攻取吐蕃的青海根基石堡,唐軍曾多次攻擊石堡,但是因為距離遙遠,所以唐軍多次進攻無果,749年,哥舒翰帶領十萬牧兵,千里奔襲,派部將高秀岩、張守瑜進攻,不到十天就攻克了石堡城,將吐蕃徹底壓在了青海南部。

被上層領導“瞎干預指揮”而喪命的六大名將 - 天天要聞

哥舒翰出青海

而這樣一位在青海橫行的名將,卻在晚年被坑得身敗名裂。天寶末年,安祿山崛起於河北,掀起了安史之亂,安祿山一路勢如破竹,河北多地望風而降,很快便打過了黃河,奪取了洛陽,之後眼看就要進取關中,此時朝中,已經沒有了大將可以啟用,於是唐玄宗重用已經帶病的哥舒翰。

哥舒翰鎮守潼關,面對安祿山的大軍,深知安祿山兵鋒正盛,不願正面相抗,決定固守潼關,等安祿山士氣低下和軍糧不濟之時再反擊。但是楊國忠卻勸諫年邁昏聵的唐玄宗,表示大唐乃是王者之尊,不主動出擊就是示弱,於是朝廷決議,強令哥舒翰開關迎戰,至於結果,就很明顯,唐軍在野戰中慘敗於安祿山的軍隊,潼關隨後被攻破,哥舒翰被俘虜,之後死在了安慶緒手中。

哥舒翰的死直接導致了長安的陷落,而造成潼關慘敗的,主要就是唐玄宗和楊國忠的瞎干預。

3、周德威

後唐名將周德威,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李克用手下智勇雙全的最強武將之一,基本和李存審還有李存勖差不太多的實力。周德威很早便追隨李克用,後來因為在南征北戰中顯現出來的非同尋常的實力,在軍中步步高升,逐漸成為晉王李克用手下可以獨當一面的將領。

被上層領導“瞎干預指揮”而喪命的六大名將 - 天天要聞

周德威

周德威成名之戰便是決定五代初期歷史走向的潞州之戰。眾所周知,李克用父子乃是重現陷陣的將才,統軍作戰乃一把好手,但在謀略和政治才華上遠不如朱溫。李克用就這樣從開始佔據絕對優勢到後來被朱溫壓迫在河東,四面楚歌,隨時有覆亡的危險。朱溫的大軍已經可以和李克用的軍隊在山西南部運城和長治一帶拉鋸,周德威後來和李嗣昭一同攻下了重鎮潞州,隨後迎來了朱溫大軍的反撲。李嗣昭固守潞州城,周德威馳援,在外圍利用騎兵機動性,屢屢戰勝梁軍,為守住潞州立下了汗馬功勞。

周德威名揚天下之戰,乃梁晉爭霸的分水嶺,柏鄉之戰。周德威和李存勖用奇謀,誘敵深入,一舉擊敗了梁軍主力王景仁,幾乎全殲了梁軍。之後周德威在攻取幽州滅桀燕之戰中也立下了赫赫戰功。

周德威的隕落,跟李存勖有着很大關係,李存勖用兵,最大的特點就是激進,極富衝擊力。在李存勖滅後梁的關鍵戰役胡柳陂之戰中,李存勖展現出了自己的特色,李存勖一定要趁梁軍立足未穩之際發動進攻,而周德威認為梁軍背靠開封,退無可退必定死戰,且剛行軍到此,戰力和士氣都很強。此時進攻會損失很大,應該趁梁軍立足不穩,不時派出小股部隊襲擾,然後固守,等到對方士氣下滑且糧草不足時,再發動猛攻,則此戰必勝。

被上層領導“瞎干預指揮”而喪命的六大名將 - 天天要聞

胡柳陂之戰

但是李存勖沒有接納周德威的建立,而是率軍發動進攻,卻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周德威沒有辦法,只能率軍追隨李存勖。此戰正如周德威所預見的一樣,遭遇了後梁軍隊的頑強抵抗,李存勖雖然艱難戰勝了後梁大軍,卻無法對後梁主力進行殲滅,而後梁大軍撤退途中,與晉軍的輜重部隊相遇,輜重兵不敢與梁軍交戰,於是倉皇逃竄,剛好衝進了周德威的幽州軍中,頃刻間幽州軍四散而逃,再加上後梁軍隊也追擊過來,周德威無法控制軍隊自相踐踏,最終慘死在混亂之中。

周德威的死,很大程度就是李存勖一意孤行,不採納建議,強行發動對後梁的大決戰而造成的。

4、种師中

种師中,和其兄長种師道皆為北宋末年的名將,种師中與其兄長不同,种師道更偏向于帥才,而种師中則更偏向於將才。种師中早年戍守西北,1125年,金國在平定遼國故地的各類反抗勢力後,開始發動對北宋的戰爭。

被上層領導“瞎干預指揮”而喪命的六大名將 - 天天要聞

种師中兵敗太原

這一年,金軍分兩路南下,一路直取汴梁,另一路則是主攻太原。李綱主持東京保衛戰,詔令天下各路大軍勤王,种師中隨後便和兄長一同率軍勤王。面對宋軍源源不斷地到來,金軍隨後撤退。

但是太原之圍尚未解,种師中受命北上解圍,面對當時的情況,种師中制定了策略,出其不意,繞道敵人側方發起偷襲,但是因為此舉看起來頗為冒險,所以北宋朝廷對此拒絕了。

這就給了金軍主帥完顏宗翰時間,其用“鎖城法”構築重重工事將太原團團包圍,斷絕了城內外的聯繫,种師道趕到之後,只能選擇與金軍血戰,种師道一路過關斬將,大軍一路勝多負少。而後與金軍對峙,可是隨着金軍幾次戰鬥的體現,宋軍自知兵力少,無法與金軍主力對抗,所以撤軍于山中,但是宋軍內部卻並不這麼以為,副將懼敵怯戰的姚古部將焦安節謊報軍情,導致朝廷盲目自信,令种師中發起進攻。

但是种師中的軍隊缺糧,後來被困在水源不足的地方,士氣低落,許多士兵逃亡後只留下种師中率領少量軍隊頑強抵抗,最終力戰而亡。种師中的戰敗基本就是北宋朝廷無能,不能做出正確決策,還瞎指揮,直接導致了北宋最後的名將隕落,頗有些自覺粉末的意味。

5、張輔

張輔,朱棣手下最強戰將之一的張玉的兒子,張輔早年隨父參加了靖難之役,之後隨朱能南征安南,在朱能病逝於徵途中後,張輔隨之接任主帥,一舉滅掉了安南胡朝,平定了安南,自唐朝滅亡後,交趾獨立達四百餘年,至此又收入版圖。

被上層領導“瞎干預指揮”而喪命的六大名將 - 天天要聞

張輔戰死土木堡

之後,張輔又主持第二次征討安南,然後多次隨朱棣北伐草原,立下了赫赫戰功,受封為國公。在明宣宗時期,又參與討伐朱高煦之戰,再度立功。張輔雖然出身貴胄,但是頗有將才,算得上是永樂中後期到明英宗初期的天下第一名將。

但是張輔之死,就很是窩囊了,明英宗第一次執政末期,宦官王振把持朝政,在瓦剌屢屢挑釁的情況下,草率煽動明英宗御駕親征,然後行軍過程中一通瞎操作,導致了大軍在山西北部轉了兩圈,隨後撤軍。在途中被瓦剌騎兵追趕,而撤軍到土木堡之時,王振不帶大軍入城,而是在野外紮營,導致了明朝十數萬精銳被瓦剌騎兵屠戮殆盡,明英宗被俘虜,而隨軍出征的一代名將張輔,因為沒有軍隊的掌握權,也只能陪着那個戰無不勝的大明朝,被瓦剌軍隊殺死在了土木堡。

被上層領導“瞎干預指揮”而喪命的六大名將 - 天天要聞

孫傳庭戰死疆場

6、孫傳庭

明末有句俗語評價一位名將,即“孫傳庭死,明朝亡”。這是後世的部分學者和民間百姓對於明朝末年的超級名將孫傳庭的評價,孫傳庭本來是文官,但是因為家學淵源,所以也精通武藝,左右開弓射箭。

明朝末年,天下農民起義風捲雲涌,外有後金持續施壓,孫傳庭深感國家危亡之際,果斷投筆從戎,之後組織起一支強悍的軍隊,在對陣起義軍的戰鬥中屢戰屢勝,最高光的時候,便是在黑水峪之戰中俘虜初代闖王高迎祥,消滅十五股義軍,穩定了陝西的局面,幾乎就滅了農民起義軍。

不過後來因為勤王抗清,以及和其他大臣的矛盾,被崇禎懷疑,孫傳庭入獄三年,農民軍死灰復燃,而且火勢越來越大,已經無人能夠鎮壓,崇禎重新起用孫傳庭,孫傳庭率領數千人與李自成的數十萬大軍對抗,已經難有作為。即使後來在陝西練兵,有了數萬軍隊,但是依舊不能與李自成的軍隊相提並論。

被上層領導“瞎干預指揮”而喪命的六大名將 - 天天要聞

孫傳庭兵敗潼關

而在這種情形下,急性子且多疑的崇禎帝不明所以,強令孫傳庭出兵,孫傳庭在取得大勝之後,趕上了乾旱數年的河南一場大雨,導致了軍車無法前進且後勤沒了保障,然後就是李自成出兵斷了孫傳庭的糧草,孫傳庭在郟縣和汝州接連慘敗,後來帶殘部退守潼關,最終戰死於此。

孫傳庭本來坐擁近十萬大軍,再加上練兵正在進行,如果先固守潼關,徐圖前進,自然有機會重振明朝軍隊的雄風,可惜攤上了急性子崇禎皇帝,強行出潼關剿匪,最終慘敗收場,孫傳庭死後,明朝的喪鐘也敲響了。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