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族只要不失孝,此家族必旺,丟掉孝,此家族必亂。
這是根要想子孫成才,以孝教育必勝,以利教育必壞。
古人創造的教育的“教”字, 先寫孝後寫文!
教育子女先行孝道,後行文道,這叫古禮。
很多人不明白
所以孔子認為:為政在德,而孝為德之本,是所有文化的相是做人的根本。
你只要把孝虧了,人都不成人。
今天我們的興旺發達,取決於我們對父母的態度、對父母的尊敬、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
所以
孔子說:只有孝順父母才能推廣到友愛兄弟,把孝悌精神擴展到政治上去,就是參與政治。
不要抱怨父母的遲緩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讓人很是心痛
兒子在城市買了一套房,便把自己的媽媽接了過去。
媽媽住過去之後,非但沒有享福反而成了“保姆”,攬了全部家務活
最可恨的是,兒子跟媳婦不但不感激,還怪罪媽媽的動作太慢,每天下班回來沒能吃得上飯。
人性最可怕的惡,便是不懂感恩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不抱怨父母生病生老病死,註定是人無法躲避的自然規律。
當有一天父母病了,試問下自己能做到多少呢?
真的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嗎?
當然不是
我一位善友是有一位孝女,溫州人
她用了8年的時間一邊工作一邊無微不至照顧重病母親為了母親一生未嫁
直到目前善終自己繼續學習在精進修行的路上,按她的話說她只是盡了一個子女的責任
鎮江句容鄉村有一位女教師《王有珍》在臨近退休之際,不幸遭遇車禍,高位截肢王家三姐弟接力照顧母親22年。
連鄰居都常常讚歎:這麼多年了,王家始終窗明几淨,歡聲笑語,沒有一點癱瘓病人家裡常有的怪異和陰鬱。
這些生活中真實的例子,無不告訴我們:久病床前是有孝子的。
回想一下小時候,我們哪一次生病哪一次受傷流血,父母不是擔驚受怕,整夜整夜不能寐?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願您銘記
只要父母在世一天,子女都有義務和責任好好照料!
講講孝道“包容父母足以包容天下”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如果註定父母只能陪我們走一段路那為何不給他們多一些耐心和陪伴呢?
善待父母,這不僅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更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人生功課。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論調:父母皆是禍害。
帖子里,一個個咬牙切齒地訴說著父母的種種不是,恨之入骨地給父母扣上“禍害”的頭銜。
他們埋怨父母的不爭氣,幫不上自己的鴻鵠之志;
他們數落父母的種種缺點,自私、冷漠、蠻橫、甚至是不負責任……
是,必須承認,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失職”的父母
但大部分的父母,不可否認,都是愛孩子勝過自己、甚至是生命。
我們的父母都不是聖人,總會有各種不完美,總會有犯各種小錯誤
多多少少大大小小,有時苛責,有時情緒不好,有時觀念古板,有時讀書太少不懂教育。
但只要不是十惡不赦,只要他們曾無私地在我們身上傾注了足夠的愛
盡心儘力地養育我們長大,這些錯誤,都可以被原諒。
生養之恩,總大過一耳光的仇。
記得⚠️人生不如意大多都是虧孝
忌不孝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奉行“百善孝為先”的優良美德
只不過,在後來的年代中,有的人認可並遵守好,而有的人卻棄之敝履。
為人子女,孝敬父母長輩乃是天職,這也是為自己以及兒女積福報最好的方式
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代代輪迴,暮然回首,你會發現自己曾經的不孝順,立馬現世報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要知道,人在做,天在看,還有你的心以及你的兒女在看
所以
想要家庭形成孝順長輩、福報正循環,一代代傳下去,那麼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