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小六!每天跟你聊聊讀書那些事兒,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看了時間管理書籍《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堅持56年的“時間統計法”》這本書之後,我的一些時間管理記錄和經驗。
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2017年,讀完後被柳比歇夫的偉大成就和時間管理方法震撼到了,於是也按照柳比歇夫的方法忠實的記錄了每天每分鐘的使用情況。
剛開始我也學柳比歇夫用筆記本記錄,但是發現受出差和外出等原因影響,筆記本經常不在身邊,有些事項的時間記錄經常遺忘或者混亂。後來我上網查閱資料,發現一款基於柳比歇夫時間管理理念研發的“aTimeLogger”手機APP可以幫助統計分析,操作方法很簡便。我手機基本上時刻不離身,滿足了時間記錄的要求,就從2018年3月1日一直使用到現在,中間沒間斷過。
這樣一來,無形中我獲得了一份珍貴的時間統計資料,可以幫助自己分析時間都花在哪裡了,然後做出調整,更正一些行為習慣,讓時間利用更加高效。下面來看看這四年四個月中我在各個項目中的平均使用時間情況(按比例從高到低進行排列):
- 睡眠佔比31.6%;
- 休閑娛樂(包括上網、看視頻、遊玩、聚會等)佔比15.6%;
- 家務(包括家庭事務、帶小孩、私事等)佔比12.6%;
- 工作佔比11.1%;
- 交通(經常出差)佔比6%;
- 用餐佔比5.9%;
- 洗漱佔比4.9%;
- 讀書佔比4.7%;
- 沒有明確目標的無目的時間佔比4.5%;
- 運動佔比1.6%;
- 理財佔比0.5%;
- 寫作佔比0.5%;
- 其它的英語、演講、樂器學習共佔0.5%。
從統計結果看,睡眠佔主要部分,每天花去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時間,這個無可厚非,畢竟休息好了是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礎。
我們都知道刷手機上網、看視頻等會浪費時間,我嚴於律己了還花去了7.6%,更不用說不加控制了,想想就後怕。
平時都說工作忙,但是純工作時間也才佔比11.1%,如果再加把力還能有更多成就。
讀書、寫作、運動、技能練習等共佔7.8%,大約每天1.87小時。怪不得都說下班後的黃金兩小時珍貴,確實不容易呀。
最可惜的是沒有明確目標的無目的時間佔比4.5%,如果目標感再強一點、執行力和意志力再強一點,那可利用的時間還是很可觀的。
不得不提的是,長期記錄時間讓我獲得很強的時間感知能力,對時間的預計判斷誤差基本上不超過5分鐘,這個能力也讓我更加珍惜時間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