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拂煙籠錦旆揚,太平時節日初長。能添壯士英雄膽,善解佳人愁悶腸。三尺曉垂楊柳外,一竿斜插杏花旁。男兒未遂平生志,且樂高歌入醉鄉。”這首詩寫的是魯達、史進、李忠三人喝酒的潘家酒樓。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中,酒肆、酒館都是一個經常出鏡的場所。無論淺斟低唱,還是縱情豪飲,藝術家都創造了一種烘托主題的藝術氛圍,鍛造人性的試驗場。
17世紀荷蘭畫家范·奧斯塔德繪畫作品《在酒館裡宴請農民》
經典電影的酒館風華一向浪漫迷離,西班牙國寶、新超現實主義電影大師路易斯·布紐爾曾說:“酒館是讓人練習獨處的地方,酒館一定要安靜、有點暗,但要令人覺得舒適。另一方面不能有音樂,到那裡的顧客要自我節制,那就是話不能太多。”
原來,大師選擇的酒館是要瀰漫優雅、靜謐、浪漫與文藝的氛圍,難怪大師的作品總是饒富華麗多彩的想象力。年輕時,曾着迷於他那部由法國影壇第一美女凱瑟琳·德納芙主演的《白日美人》,全片洋溢着瑰麗迷離的超現實幻想風格。他曾說,酒館是他馳騁想象的地方,他很多電影的素材、靈感都來自酒館的醞釀與觸發。
一代巨星伊麗莎白·泰勒,足可代表上個世紀的巨星風華。她在電影《巴特菲爾德八號》中,一開始從床上起來,刷牙後以烈酒漱口的洒脫;在酒館,對畏首畏尾的上流社會男主角,她將高跟鞋的細跟踩在他的皮鞋上,那種潑辣、勇敢;於旅館卧房身穿象牙白連身內衣,手中拿着一杯琥珀黃烈酒,倚門而立的妖艷、媚惑……豈止男主角,觀眾全被她迷醉。真是天生尤物、一代美姬!
以德國海德堡大學城為背景的電影《學生王子》是酒館鍾情的典型範例。電影中海德堡大學學生高舉超大杯啤酒,於酒館勁歌熱舞的豪情,叫人艷羨、難忘。而末代德皇威廉二世,在他還是王子時,曾在海德堡大學念書,也竟然和酒館女侍戀愛了!當德意志國王獲悉之後,不得不謊稱自己病危急召王子回宮,這段不可能的戀情就此結束。王子回宮才知被父王所騙,為的是要他前往另一公國迎娶該國公主。
當王子帶領浩浩蕩蕩的人馬去迎娶那一公國公主時,他特地繞道海德堡,快馬加鞭趕去酒館見他的酒館戀人,戀人也只能含淚祝福他。當王子依依難捨向戀人告別時,馬車走得何其緩慢,噠噠的馬蹄聲里是一個個美麗的錯誤,錯就錯在階級、地位的宿命。
這部經典的輕歌舞劇電影,王子由當時世界歌劇天王馬利奧·蘭沙幕後代唱,其與女主角安·布萊思的對唱蕩氣迴腸,有如天籟之音。
殿堂級導演大衛·里恩的經典名片《雷恩的女兒》中,克里斯托弗·瓊斯飾演的英俊的年輕軍官,與莎拉·米爾斯扮演的酒館老闆雷恩的女兒羅絲那場酒館激吻簡直是天雷勾動地火,驚心動魄!彷彿雙方這一生就在等待這一刻,雖素昧平生,但此時激起愛的狂潮有如故事的背景——愛爾蘭海濱,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兩個人如此大膽衝撞愛爾蘭保守的民風、禮教,以致埋下日後步上悲劇不歸路的種子。
姜還是老的辣,導演大衛將這酒館激情的場面調度得張力十足,讓人臉紅心跳、震撼不已;他也能將男女情愛拍出禪的意境,月光下的追逐,英俊的男人,軍裝、皮靴、傷痛、浪漫……一切都滿足文藝青年對愛情的想象。然而,看過之後我們才知道,這是一個夢碎一地的故事。
在影迷心中,電影《往日情懷》中酒館裡的一吻定情是多麼的浪漫!飾演年輕海軍軍官的羅伯特·雷德福在嘈雜的酒館,身穿雪白海軍制服坐在吧台的高腳椅上,不勝酒力的他醉得合眼睡著了。本已夠帥的他,再加上攝影師的精心拍攝,簡直成了“睡美男”——實在俊美得太過分了!難怪才華橫溢卻相貌平平的女主角會情不自禁地過去端詳這個男人。此刻,主題曲適時響起:“回憶燃亮我心底陰暗的角落,這份對往日情懷的回憶已染上流動不定的水彩……難道時間已把一切都改寫了。每當我們追憶往日情景,我們所憶起的將只是輕揚的笑聲……”曲調百折千回,動人心弦,卻預示了終局的悲劇。果然,兩人因個性、價值觀、政治理念的不同,終告仳離。任何外表美麗的事物,那種美麗只是一瞬。猶如美酒,飲時甘醇,喝多了就可能洋相百出。
想起那個時代的電影紅星,個個魅力獨具、各領風騷,將這些經典電影中酒館的風華演繹得凄美雋永,令人擊節嘆賞,綿綿縈迴。當然,最令人陶醉的還是那部萬千影迷心中的經典《卡薩布蘭卡》。
二戰期間,卡薩布蘭卡成了歐洲人逃往美國的必經之地,這裡魚龍混雜,劍拔弩張。里克在這裡開了一家酒館,並擁有兩張寶貴的通行證。一天,一位反納粹人士和他的妻子因為逃避納粹的追捕來到這裡。巧的是,反納粹人士的妻子正是男主人的舊日戀人,她與里克僅僅因為一個誤會而分離。
“世上有那麼多的城鎮,城鎮有那麼多的酒館,她卻偏偏走進我的。”一段鋼琴曲,一對舊戀人,在二戰的背景下,演繹了一場驚心動魄、糾葛不清的故事。電影最後,里克果斷力保昔日戀人和她的丈夫安全離開,孤單的自己仍然留在陰雲籠罩的卡薩布蘭卡。愛可以讓你放下一切,甚至包括你所愛的人。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