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夫作者在書中說,心流是個人成長的動力,也是一個家庭,一個社會發展的動力。其實心流時間是“五種時間”中最重要的時間種類規劃,作者選出了幾個我們最具有直接指導意義的觀點:
★全力投入本身就是收穫。這句話可以說成是“過程比結果重要”,但當考試和比賽,結果肯定重要,如果我們過程中全身心投入了,讓結果由這個過程來決定,我們就問心無愧了。所以說沒有心流,我們需要通過追逐成功追逐幸福,有了心流,人可以時時刻刻追求幸福。
心流的產生基於個人能力與挑戰難度的匹配。也就是說向上挑戰的時候心流才會產生,爭取進階的時候心流才會產生,這中間隱含兩個條件,第一要了解自己的實際能力,第二是看要將投入的事情看成是一個可實現的挑戰,當這些條件同時滿足,創造力就超越以往的維度,就像會施展魔法。
作者給我們用網球舉了一個例子,說如果一個初學者,不懂任何技巧,這個人的唯一挑戰就是能把球打過網就行了,這時的心流時間不會太久。
但這個人經過練習技巧進步後,對戰了一個專業對手應付不了挑戰,他就會感受焦慮,那這重點就出來了,當我們感到無聊,就去提升挑戰,如果感到焦慮,就去提升技巧,我們就很容易進入心流通道。
作者在米哈里教授寫的《心流》這本書中關於“精神熵”概念里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就是無論在物理世界還是在精神世界中,混亂是一種常態,一切本來就是無序的,如果什麼也不做,那隻會更亂。而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有序的意識,米哈里教授把這種有序的意識稱為心流,讓人從混亂的狀態重新歸於有序。在最優的體驗里,意識能夠重新形成良性循環,讓人集中注意力,提升工作效率。
如果說人在成長中真的能找到簡單法則,那對抗人生複雜性的普遍法則就是心流。不能集中注意力的人如果不重建秩序,不增加掌控感,篤定期,期待感,一切就會越來越亂。
其實我們身體中還有另一個自己,我們可以與這個自己做到人神合一,就像有的人誇某人可以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一樣,這個人真的很神啊!其實這個人把高度的專註力和強烈的動機結合在一起,完成了別人根本完成不了的事情,有的人便稱之為奇蹟,這就叫人神合一。
好了,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裡,明天繼續跟隨作者再一起探討其中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