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長津湖的續集“水門橋”最近就要上映了,但我相信很多人可能之前都沒聽說過這個地方,更不了解這個戰鬥,咱們今天不劇透,只是幫您在看電影之前補充一點真實的歷史知識。
“水門橋”其實是長津湖戰役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戰鬥節點,之前我們都知道,在長津湖戰役的時候,美軍陸戰第一師和美陸軍第七師已經被我們打殘了。他們當時是真害怕了想要逃跑,但是他們想要逃出長津湖地區就必須通過“水門橋”。這個橋不大,只有8.8米長,但是地處險要,不通過這座橋,美軍的長津湖地區的所有兵力都將被我們志願軍給消滅。於是在1950年12月初,中國志願軍和以美軍為主導的聯合國軍對這座橋展開了一場拉鋸戰。
先是志願軍在12月1日就把這座橋給炸毀了,但美軍迅速修復。接着12月4日,志願軍又把這座橋給炸毀了,這回美軍可急眼了,他們不僅把這座橋修好了,還派了一個有40多輛坦克的坦克營鎮守這座橋,志願軍也急了,於是在12月6日的晚上,中國人民志願軍27軍80師240團3營7連連長江雲慶帶着一個步兵排和一個重機槍排,就那麼幾十人,每個人身上綁着十幾公斤炸藥,義無反顧的發起了進攻。以慘重的代價,終於又把這水門橋給炸毀了,這回炸的連橋基都沒剩。
但是最後誰也沒想到,美軍居然連夜從鄰國日本趕製了一批每根重達1.1噸的M2鋼樑,用C-119運輸機空投到了戰場。最後,在他們大部隊抵達前兩小時,才架好這座橋,狼狽的逃跑了。
可能您就要問了,咱們志願軍就不能伏擊他嗎?當時負責伏擊的,是志願軍20軍58師172團,但當時風雪實在太大了,當天晚上最低溫度已經到了零下38度,志願軍戰士已經筋疲力盡了,還缺少過冬的棉衣,實際上有一個連隊經過長途跋涉,已經到達了俯瞰水門橋的山頭,但是他們一槍未發,當時58師的師長黃朝天,憤怒的要槍斃172團的團長,當他知道情況以後卻淚流滿面。因為全連的100多個人,全部呈戰鬥隊形,俯卧在陣地上,槍口對着水門橋成射擊姿勢,但他們已經全部都犧牲了。是被活活凍死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冰雕連。
可是您知道嗎?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並不是只有這一支冰雕連;而是整整有5支連隊。他們是:第9兵團20軍59師177團6連;第9兵團20軍60師180團2連;第9兵團27軍80師242團5連;第9兵團27軍80師239團3營6連;第9兵團20軍58師172團下屬某連。5個連隊近千人在不同的戰場上,為了不暴露大部隊,一動不動,被活活凍死在各個戰場上的伏擊點上,這就不是一個獨立的英雄主義了。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基因血脈的傳承。
所以,我們要記住他們,然後給我們的後輩繼續講他們的故事。是他們,用一個又一個的犧牲,才打出我們這幾十年的朗朗乾坤!
(免責聲明: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