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的不能忘記你,想起我們居住的小屋,剛結婚的三四個月,窗外梅花在月光下依稀掩映,我們一起牽着手,親親切切,訴說彼此情意!”-摘錄自林覺民《與妻訣別書》
今年是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110年前,爆發了推翻腐朽專制清政府的辛亥革命,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始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時期共2132年的封建社會
在這一次史無前例的大革命中,出現了無數英雄烈士,有張鍾端、李漢傑、女俠秋瑾等,而小學的一篇課文《與妻訣別書》,讓我對黃花崗起義烈士之一林覺民印象特別深刻
1887年出生的林覺民,家境富裕,按現在來說是一個富二代,有地有房有車,從小衣食無憂,含着金鑰匙出生的貴公子
那個年代也只有家境條件比較好的能夠上學,一般人家孩子就是放牛割草,即便想學習也只有陪着東家少爺讀書時,在一旁偷偷學藝
從小,林覺民便接受良好的教育,一路走來,他順風順水,他念四書五經,參加科舉,科舉取消後,他就念新學,1902年考上高中,正是這時起,他逐漸拋棄封建社會那一套舊思想,開始接受了現代自由平等之學說,革命的種子在他心裡生根發芽
林覺民黃花崗起義前,主要的活動室大力提倡教育,他覺得中國落後主要是思想蒙昧,應該先開化人的傳統觀念,這樣推翻清政府的工作才會得到人民響應和認可
回家鄉結婚後,他利用新婚假期,辦女子補習班,最開始的學生主要是家人朋友,還有他妻子的一些好閨蜜,他校長老師一肩挑,教她們識文斷字,講述的內容側重於男女平等之觀念
新婚燕爾總是短暫的,林覺民為了更好的學習現代知識,離開妻子家人,到海外求學,1908年,他考入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文科攻讀哲學,不久,他加入了中國同盟分,正是走上革命道路
1911年得到黃興的通知,參加黃花崗起義,4月24,林覺民回家看望了父母和妻子陳意映,而此時妻子已經懷孕,而覺民仍選擇奔赴戰場……
4月27日覺民跟隨黃興一起襲擊清政府兩廣總督衙門,佔領總督衙門後,在轉移進攻方向時,與巡防營人馬相遇,隨即展開巷戰,受傷被捕
覺民被清廷廣州將軍張鳴歧與水師提督李准一同會審
會審史料記載:
林覺民“侃侃而談,暢論世界大勢,以筆立言,立盡兩紙,書至激烈處,解衣磅礴,以手捶胸”。覺民告訴二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國家安強,則死也瞑目”
而提督李准喜歡上了這小夥子,認為覺民一表人才,可以改造他為清政府效力
而張鳴歧卻心如鐵石:
這個“面貌如玉、心腸如鐵、心地光明如雪,稱得上奇男子”的林覺民,如果不殺他,假日時日,必為心頭大患
1911年5月3日,林覺民在廣州英勇就義,年僅24歲!此時離辛亥革命勝利還有5個月
他在參加起義之前,林覺民在手帕上寫下《與妻訣別書》
書中向妻子訴說他為中國未來,毅然決然參加革命的心境!且流露出革命烈士對家的挂念、對愛人的眷戀!
他,本可以過着恩愛甜蜜的小日子,卻心懷家國,走上革命道路,讀之,為之動容,憶之,欣佩之至,應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