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檔親子代際觀察節目《敞開心扉的少年》第十期於今日21:40在北京衛視播出!本期迎來成長守護團全新陣容,成長守護髮起人鄧亞萍邀請到微表情心理專家姜振宇、暖心奶爸袁成傑做客,同時攜手新晉觀點先鋒張雅萌、青年代言人安琪,一起為本期代表家庭解決棘手問題。

父母應該支持孩子的藝術夢想嗎?
當今社會中,父母總是希望培養孩子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本期代表家庭中,15歲的子舒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初中,子舒參加過大大小小無數的比賽,取得過的獎牌數不勝數,被老師們戲稱為“得獎專業戶”。而這些榮譽的取得,既離不開媽媽的嚴格要求,也離不開子舒自己那顆熱愛藝術的心。在學校中,她經常參加活動擔任主持人,老師對於她的能力也十分認可。漸漸地,子舒開始對未來完成藝術夢想有了無限憧憬,她和媽媽提出想要學習專業的藝術課程,走藝考的道路。但在媽媽看來,走藝術道路遠不如踏踏實實地完成學業,按部就班的上大學、畢業、找個穩定的工作。

為父母放棄夢想究竟是對是錯?
在子舒初三那年,學校為了迎新生要舉辦一場開學典禮,老師照例來詢問子舒是否要繼續擔任主持人,出於尊重,子舒放學回家後詢問了媽媽的意見,果不其然得到了媽媽的反對。“你初三了學業這麼重,參加活動肯定會耽誤學習的!”面對媽媽的質疑,子舒努力向媽媽保證自己一定不會耽誤學習,可仍遭到了媽媽的拒絕。

媽媽的堅持反對成為壓倒子舒的最後一根稻草,她生氣的和媽媽說:“我覺得你太不尊重我了,上次我喜歡的藝術課,你也是沒經過我的同意就取消了!” 在之後的日子裡,母女倆總會因為藝術課和文化課的平衡發生爭吵。節目中,當成長守護髮起人鄧亞萍詢問子舒,是否覺得自己是為了媽媽的夢想而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時,她瞬間流下了眼淚,輕輕地點了點頭。
父母應先評估再做決定
子舒和媽媽的故事勾起了袁成傑的回憶。他介紹道,“當年有一個經紀人發現了我,告訴我你可以成為一名歌手,然而全家人都反對我走這條路,只有我的媽媽站出來對我說,‘媽媽支持你’。也正是因為媽媽的支持,我才通過了全家人的反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當孩子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並將此作為自己的夢想付諸行動時,家長在第一時間不要着急否認反對,而應像觀點先鋒張雅萌所說,“家長要站在客觀的角度先評估孩子的能力,再決定要不要支持”。微表情心理專家姜振宇也同樣認為,“如果孩子有天分又肯努力的話,家長應該支持孩子。”這個前提條件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只是一時起興盲目追求,家長可以在評估後柔和地引導孩子先將重心放在學習上。

節目最後,在和女兒的溝通中,媽媽理解了子舒對夢想的堅持,看到了女兒的認真與懂事。她表示,未來會支持子舒去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父母總是會替孩子操心擔憂,希望他們待在成人認知的舒適圈裡,穩穩噹噹的過完一生。但他們往往忽略了,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對孩子夢想的支持與肯定、幫助與引導,要比替他們安排人生更加重要。今天21:40,北京衛視《敞開心扉的少年》,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