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製造”一詞風靡全球,國外友人們的日常生活更是到處充滿濃濃的中國元素。不僅僅是國外大多數日常生活必須品,就連家電以及各種類型的產品都逃脫不了中國製造。
曾有一個外國人嘗試一天不使用中國產品,最終結果卻很遺憾,這一天他過得無比艱難,三分之二的東西將無法使用,處處受到限制,可見中國製造已經遍布世界的角落。在中國強大的製造力之下,美國一度想要打壓中國經濟,抵制中國企業的夢想也灰飛煙滅,成為泡影。
與此同時,中國被譽為世界第一大工業製造國並不是浪得虛名,中國企業生產的重工機械更是在國外供不應求,該類型企業在國外市場備受矚目,好評率不斷。國外友人紛紛對中國重工機器給予好評,並瘋狂搶購。那麼,中國製造到底有多牛呢?一則報道顯示:中國四大重工企業就頂起了“半邊天”,其中光湖南就佔了一半。
中國工業迅速成長
在中國解放之前,我國的輕重比例極不協調,輕工業一直在我國佔據主導地位,重工業得不到發展。那時候工業的巨頭一直由美國、德國等國輪流交替,對外出口鋼鐵的產量眾多,我國便是進口的最大國家。新中國成立之後,在黨的領導人號召之下,大家紛紛大鍊鋼鐵,激起人們的熱情。隨着大家的不懈努力,鋼鐵產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並不斷趕超各國的產量。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各大工業企業抓住發展的時機,把握改革的紅利,將中國工業做大做強,甚至走出國門,對世界各國進行大量供給,工業質量受到各國的一致好評。其中振華重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重型更是翹楚。
在眾多的工業企業中,振華重工脫穎而出,稱為工業的巨頭、目前全球近三分之二的機械都來自它家生產,幾乎已經承包了全球所有的港口機械、毫不誇張的說,振華重工稱霸所有港口的機械設備。
在集裝箱港口方面,振華重工的產品不僅覆蓋到全國各地,國外許多著名的港口也同樣留下了振華重工的身影。例如美國的多個著名港口、加拿大,都有振華重工參與其中;振華重工橫跨多個大洋,從歐洲到美洲,大多數港口設備都是由振華提供。可以自豪地說,就算美國想要自己自力更生,自造郵輪,那麼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原材料也要從振華重工手上買去。
對於振華重工來說,龍門吊便是它們的拿手絕活。龍門吊需要無數多材料,零件更是多達幾萬個。但對於老外來說,這是一項無法完成的大工程,所以國外的龍門吊工程只能轉身求助於中國。而中國就生產龍門吊的原材料,並且配套齊全,許多企業都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在此基礎上便能減低成本,在產業競爭上處於領先地位。況且振華重工的製作質量得到保障,受到各國的信賴,於是便認準振華重工,在這個領域上放棄與他競爭。
四大企業撐起工業
除了振華重工令國人驕傲之外,徐工企業也是不容小覷。徐工企業目前在工業機械領域排名世界前三,在工業機械方面實現驚人的逆轉。在此之前,中國的機械領域質量低下,缺乏技術,所以長期受到外國機械領域的壓迫,甚至對中國該領域進行壟斷,中國也不得不為之低頭,選擇向國外進口。如今徐工企業一改該領域以往的劣勢,最終實現逆風翻盤,反過來對國外的機械設備進行壟斷。如今的中國工業企業領先全球,工業的技術以及質量也不斷提升,不再是之前的塑料工程。當然,除了前兩個企業之外,剩下兩個工業企業都來自於湖南,湖南可謂是佔據半壁江山。
湖南重工企業佔據一半
在中國四大重工企業當中,湖南企業便佔據一半,受到了世界的廣泛認可。湖南的三一重工便在挖掘機上面有較高的成就,它家的挖掘機遍布全國,在國際上也依舊是數一數二。當然,三一重企業不僅僅只是在挖掘機上有所成就,泵車的製造也是得到了世界各國的支持。泵車的份額甚至一度達到全球第一,在國際市場上遙遙領先。泵車的垂直高度也是榮獲世界第一,在火災救援中便能派上用場,能夠減輕災害的損失。
中聯重科企業的總部也設立在湖南,在全球的工程製造商擠進前五十名,甚至排名前十,可見中聯重科的影響力極強,在工程製造的質量上更是得到保障。同時該企業還積極向外發展,收購了許多國外知名的企業,並在制定了一系列發展戰略。在塔機方面,中聯重科也被冠上塔吊之王的稱號,並在去年一度擊敗美國,佔有率達到世界第一。隨着中國工業企業的快速崛起,工業製造的實力雄厚,並在世界各地上大放光彩,成為中國企業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