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長津湖,深受震撼,深受教育。
感受一:志願軍戰士就是“萬里長城”
電影一開始就清楚了“為什麼要打”。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為了讓我們後輩不用再打戰,再面對苦難”,“這場仗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幾句台詞讓人印象深刻。
電影里前半段有一幕是志願軍戰士們坐着火車北上的場景。當戰士們看着眼前的萬里長城,如畫的美景,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個畫面令我大受震撼。這也是影片的隱喻,這些志願軍戰士,就是我們的“萬里長城”。就像歌里唱的“為什麼江山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
感受二:當年志願軍“鋼少氣多” 如今解放軍 “鋼多氣多”
整部電影基調把握很好,沒有一味誇大志願軍,也沒有誇大美軍,而是體現了各自的優勢。
片中,因為沒有制空權,志願軍還沒奔赴前線的戰士被敵機當成賭注一樣玩鬧掃射。不滿十九歲的小山和一群戰友的命,竟然只值十美元。因為沒有制空權,志願軍指揮部遭敵機轟炸,毛岸英光榮犧牲。因為沒有制空權,補給線被炸斷,棉服運不到一線部隊手裡。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志願軍戰士們只能挨凍,吃着把牙都給崩掉的凍土豆,穿着單薄的衣服。看美軍熱咖啡,厚棉衣,大魚大肉、吃着火雞過感恩節和聖誕節。
影片中也展示了,就是這樣艱苦的情況下,志願軍發揮了強大的主觀能動性,把“三三制”等輕步兵戰術做到了極致。通過夜戰、近戰,最大程度揚長避短,抵消美軍的火力優勢,全殲“北極熊團”。影片節奏很快,特別是進入戰鬥部分之後,一場戰鬥結束,你還沒來得及哭,戰士們已經進入下一個階段了,體現了戰場的緊張感。
電影中的我們沒有制空權,處處受制。而現實中,珠海航展正在舉行,解放軍不僅有飛機了,更有水平達到世界一流的先進裝備,我想志願軍先輩泉下有知,也會感到開心的。
感受三:拍出了鮮活志願軍戰士
影片開頭吳京演的伍千里回家探親的一段,一個非常簡單的漁村人家,整日在江上勞作的父母,有點叛逆的弟弟,一心想着給家裡蓋房子,給弟弟娶媳婦的哥哥,這大概就是當時千千萬萬志願軍戰士家庭的縮影。
伍千里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戰士,他在軍隊里有威信,有智謀,也有一點點私心:對弟弟唯一的要求是活下去。體現當時志願軍戰士都是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為了自己的國家,為了自己的家人。
易烊千璽演的伍萬里最具挑戰性,從江邊野孩子成長為不畏生死的戰士,片中可以看得到他的成長之路!伍萬里就是千千萬萬年輕志願軍的真實寫照。
朱亞文扮演的指導員梅生是一個城市兵,一個有老婆有孩子退伍了還要回來打仗的兵,他代表了志願軍中很多主動上戰場的退伍老兵。老兵們雖然脫下了軍裝,但軍人的精神和品格早已刻骨銘心。“若有戰,召必回!”。
胡軍演的雷排長,最後開着標識彈駕車衝進撤退的美軍中,犧牲自己,拯救全連隊免於空襲。我想在戰場上,這樣犧牲自己,拯救大部隊志願軍戰士很多很多。
最後用這一句結尾:致敬志願軍!致敬最可愛的人!
作者:陳人歡,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