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道
安徽樂然堂葯業的楤芝膠囊從2448元降至68元,降幅超過97%;內蒙古蘭太葯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復方甘草片降價幅度高達99.1%……一大批藥品降價信息公布。
9月16日,四川省葯械招標採購服務中心公布110個藥品的主動降價信息,涉及64家葯企的帶量專區藥品和價格聯動專區藥品,包括信達、科興、齊魯、正大天晴、白雲山、國葯集團、先聲葯業、揚子江、華潤昂德、成都倍特、湖南賽隆、上藥控股、信立泰(蘇州)等多家葯企的藥品都在此次降價名單中。
此次降價涉及左氧氟沙星片、復方氨酚烷胺片、硝苯地平控釋片、復方甘草片、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維生素B12注射液、金雞丸、舒肝解郁膠囊等多個品種。
醫藥戰略顧問周樹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集采常態化下,葯價下行已是行業大勢所趨,葯企主動降價既是順應市場,也是掛網價格監管和信用評價聯合作用的結果。
藥品價格不只是“腰斬”
蘭太葯業是一家集鹽、鹽化工、醫藥健康產品等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復方甘草片是其在醫藥健康領域的代表產品之一。此次蘭太葯業申請將復方甘草片的聯動參考價由1200元直接降為10.07元,降價幅度已經不是“腰斬”,而是接近“齊頭斬”。
除了復方甘草片外,蘭太葯業此次申請降價的還有復方聯苯雙酯片,其降價幅度也達到97.2%。
另一款降幅驚人的是安徽樂然堂葯業的楤芝膠囊(每粒裝0.35g),直接由千元以上降至幾十元。說明書顯示該葯主要成分是楤木、靈芝、紅參、五味子、五加皮、兔絲子,是用於心脾兩虛的通氣血專用藥,適應人群包括失眠神經衰弱人群,化葯聯用治本。
此外,降價幅度較高的企業還有仁合益康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醫大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上藥康德樂(上海)醫藥有限公司等。
哈爾濱醫大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大明膠囊(每粒裝0.3g)聯動參考價為1271.76元,申請降價後聯動參考價格為 52.99元,降價幅度為95.83%;仁合益康集團有限公司的鹽酸西那卡塞片(25mg(以C22H22F3N計))聯動參考價為198元,申請降價後聯動參考價格為29.68元,降幅為85%;上藥康德樂(上海)醫藥有限公司的羅替高汀貼片(9mg/20cm2 (釋藥量4mg/24h))聯動參考價為1144.29元,申請降價後聯動參考價格為612元,降價幅度為46.52%。
不過,上藥控股的兩款抗癌藥物價格幾乎巋然不動,一個是抗腫瘤藥物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聯動,其參考價格由4587降為4586.74,達沙替尼片由7275元降為7274.17。
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是抗PD-1受體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 ,原研是美國百時美施貴寶公司,這是我國批准註冊的首個以PD-1為靶點的單抗藥物。另一款達沙替尼片用於治療對甲磺酸伊馬替尼耐葯,或不耐受的費城染色體陽性(Ph+)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急粒變和急淋變)成年患者。
周樹認為,在此次降價中,中成藥價格的大幅度下調也從側面說明了原價高得離譜。廣東正在牽頭聯合6省開展中成藥集采,涉及多個億元銷售額品種,可以預見大批中成藥降價潮即將來臨。
掛網價監管日趨嚴格
葯企主動降價背後是各省招采機構對掛網價格的更嚴監管。
8月13日,四川省葯械招標採購服務中心公布《四川省葯械集中採購和醫藥價格監管平台掛網藥品價格監測規範》(下稱《規範》),凡在四川省平台掛網的產品,其價格均納入平台掛網藥品價格監測範圍,包括帶量採購藥品、價格聯動採購藥品和備案採購藥品。
根據平台掛網藥品價格變化情況,劃分嚴重異常變化、異常變化和合理變化三個區間,分別實行紅、黃、綠標識,提醒醫藥企業和醫療機構規範價格採購行為。
按照《規範》,以掛網產品為單位,其掛網價格與同生產企業、同藥品名稱、同劑型產品、近3年度採購均價相比,價格漲幅在50%(不含50%)以內的產品價格,標識為綠區價格;價格漲幅在50%(含50%)—100%(不含100%)的產品價格,標識為黃區價格;價格漲幅在100%以上的產品,標識為紅區價格價格。並且,監測情況形成月報信息,按期報送省醫療保障局和省紀委監委,定點推送給涉事醫療機構。
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着,一旦葯企某掛網產品被標識為紅區甚至黃區價格,很有可能被醫療機構採購直接“pass”掉。
此前的2020年7月,《陝西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藥品陽光掛網動態調整實施方案》提出,“限價掛網目錄內的產品,如出現新的全國最低價時,掛網的生產企業須在該價格執行之日起1個月以內向省平台申報。未及時或如實申報的,一經查實,取消該產品掛網資格並記入該企業誠信檔案,一年內不接受該產品申報”。
據此,成都倍特、開封康諾、廣東眾生等7家企業的限價掛網產品因為違反了上述規定,未按要求申報全國最低價,導致被取消掛網資格並記入企業誠信檔案。
在湖南省今年的第一輪“省際價格聯動”過程中,廣州白雲山天心製藥、魯抗醫藥賽特公司、輔仁葯業等13家葯企,因為未如實填報外省最低掛網價格信息,存在失信行為,被湖南省醫藥集中採購平台評定為“一般失信”。
來源:華夏時報
編排:戴衛 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