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乙烯壓縮機
仗着自己在一些關鍵技術方面領先於中國,現在西方國家正大肆針對中國展開封鎖,包括光刻機在內的很多關鍵設備都不被允許賣給中國,但這樣就真的能阻止中國崛起嗎?難道光刻機很了不起嗎?實際上並非如此,中國為打破西方封鎖付出了大量努力,據稱中國曾經只用了短短5年,就自行研發出了一款百萬噸級大國重器,打破了西方的壟斷,它就是乙烯壓縮機,被譽為國家乙烯化工行業的心臟,和它相比光刻機根本不算啥,雖然中國此前被西方在這一領域內壟斷了上百年,然而中國最終還是成功突破了封鎖,自行研發出了先進國產乙烯壓縮機。
圖為乙烯生產車間
乙是目前全球年產量最大的化工產品,它是一種從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物質,在現代工業中的用途非常廣泛,從肥料到塑料、化纖衣物、油漆、航空航天在內的幾乎所有人類工業都必須使用這種產品,因此它被譽為現代文明的基石,一個國家的乙烯生產能力也被當做衡量該國現代化水平的標準,乙烯化工業中的重要設備有三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乙烯壓縮機,這種設備負責對乙烯進行加壓,把它送到管道中送往遠處,或壓進高壓反應釜中反應生成其他物質,被譽為乙烯化工業的心臟。
圖為乙烯壓縮機
中國早在十幾年前就成為了全球乙烯生產能力最強大的國家,但此前中國的一些壓縮機這一核心技術卻一直被外國掌握,每次中國要想建設新的乙烯生產項目,就必須花數億甚至十幾億元的高價從國外引進大噸位乙烯壓縮機,顯然這不利於中國化工業的發展,為此十幾年前中國下定決心要開發國產乙烯壓縮機,召集各方化工和機械專家開始了這一關鍵設備的研發。
當時的中國還沒有如今這樣強大的工業和經濟能力,因此開發乙烯壓縮機時遇到了很多困難,為了參考國外產品的構造,中國工程師走南闖北訪問了全國幾乎所有大型乙烯化工廠,在生產線上實地觀察西方設備的工作情況和內部結構,當時中國的加工能力還沒有如今這樣強悍,為了生產出符合要求的零部件,中國工程師與國內多家工廠聯手合作,進行了上百次的實驗,生產了數百個不符合標準的廢品,前前後後花費了5年多的時間才取得了突破,研發出了首台國產120萬噸級重型乙烯壓縮機。
圖為乙烯壓縮機零件
這款國產120萬噸級乙烯壓縮機的研發成功讓中國乙烯化工業振奮不已,此前使用國外壓縮機的中國化工廠一旦設備出現故障,就只能停工花高價請外國專家前來維修,換算下來一天平均要損失1億以上的利潤,而國產的乙烯壓縮機不僅性能比西方產品更強大,故障率還更低,出現故障後的響應時間也更短,為中國化工業節省了大量成本。
這款國之重器的研發成功也意味着中國徹底突破了乙烯生產行業內的所有關鍵技術,此後中國就可以隨心所欲的發展乙烯化工業,而不擔心受到其他任何國家的干擾,讓西方國家既生氣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