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觀點認為,好奇心為人們的探索和成長提供了推動力。好奇心是正念的中心內容,而且不同於我們的常規預期,新奇和不確定的事件會加深並延長人們的積極體驗。儘管每個人天生就有不同程度的好奇心(甚至連嬰兒都能表現出好奇心),但是只要我們付出努力,就可以大大提高好奇心,同時也能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好奇心帶來的益處會影響到人生的方方面面,《好奇心》一書的作者托德·卡什丹喜歡把好奇心的益處用五大科學發現來表述。
這些發現是毫無爭議的。不管你生活在哪裡,不管你的生活環境如何,不管你有什麼樣的目標,這五大益處都是我們渴望擁有的優勢。
01
健康
幾乎沒有什麼比延長壽命對人更有吸引力了。
研究者曾對2000多位60~86歲的老年人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細緻觀察,那些在研究一開始就表現出強烈好奇心的老人在研究結束時仍然健在的概率更高,甚至在考慮到他們的年齡、是否吸煙、是否患有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老年人常見病之後也是如此。
好奇心的衰退極有可能是神經系統疾病和健康惡化的最初徵兆。比如,帕金森綜合征患者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經系統中的多巴胺遞質減少,從而表現出對新奇事物缺乏興趣,而且也不願探索周圍的事物。
當老年人大腦中主管好奇心的部分發生衰退時,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為什麼說這一點非常重要呢?
因為隨着健康和營養科學的發展,人類的壽命在不斷地延長,但人們不一定活得更加幸福。長壽帶來了一個出人意料的代價,即每8個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中就有一個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人們在65歲之後患此病的風險會加倍。
在動物界中可以看到同樣的結果。那些喜歡尋找新鮮經歷(比如喜歡在籠子里玩玩具或探索迷宮)的雌鼠要比那些小心謹慎的雌鼠活得更久。
02
智力
對成年人來說,更強烈的好奇心通常會帶來更出色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技巧以及更高的整體智力水平。
總體來說,優秀的學生、工人、經理、科學家、藝術家以及為人類和世界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人物都具有的特點之一就是強烈的好奇心和高智商。
智力很難改變,好奇心卻可以培養,而且任何一個渴望幸福人生的人都可以擁有好奇心。
很多學科領域中的天才神童一開始都很喜歡演奏音樂、寫詩或打籃球,因為那很好玩,但是這種樂趣常常被成名的壓力所抹殺。基本上,當好奇心和興趣消失殆盡時,它們給人帶來的益處也隨之消失。
03
人生的意義和目標
卡什丹的研究表明,擁有好奇心的人會更加重視持續塑造幸福人生。他們關注當前的生活,感到人生充滿了意義,同時,他們也力圖尋找並發現更多的人生意義,為自己輸入養分。
我們是如何得知這一點的呢?卡什丹曾在多項研究中,向被試詢問了他們幾個星期之內每天所做的事情,並詢問他們從這些事情中獲得的意義。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發現,人們在特定的某一天或一個星期之內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與他們通過回顧想起的事情往往是相反的。
這一發現非常重要。
我們知道,如果你問那些有孩子的家長他們過得是否快樂,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但是如果你讓他們講一講某天發生的具體事情,你也許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答案。家長們通常會講述遭受挫折和不愉快的時刻,卻較少提到愉快的時刻。
你如何看待過去往往與當時真實發生的事情有着很大的差異。好奇心也是通往那些使人們獲得人生意義的最重要源泉的入口。我們把這些源泉稱為興趣、愛好和激情。如果想發現人生意義和激情,就需要釋放好奇心和興趣。
探索和發現是對有趣的事物進行不斷摸索嘗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決定哪些事情值得進行長期投資。好奇心推動着人們去尋找並創造看似微不足道卻源源不斷的意義。
這一過程也許是與一個重要的人待在一起,也許是全心全意地投入一場談話、一本書、一場電影、一個遊戲或某項體育運動之中,並從中獲得意義。
04
社會關係
我們往往不會把好奇心等同於社會關係,但是卡什丹堅信,如果沒有一個開放而好奇的心態,你就無法維繫令人滿意的重要的關係。
夫妻尋求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的一大原因,就僅僅是因為他們覺得婚姻生活十分枯燥無聊,而隨之而來的往往就是怨恨、敵意、溝通失敗或者對彼此缺乏興趣(這些情況會使原有的問題加重)。
擁有好奇心的人也往往能擁有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和婚姻生活。
比如,在恩愛夫妻的眼中,他們的伴侶非常風趣幽默而且能對對方做出積極的回應。除了現有的人際關係之外,充滿好奇心的人在與陌生人交往時也會使彼此相處更為融洽。
在卡什丹的一項研究中,被試需要與一位陌生異性進行5分鐘的交談來認識對方,然後每個人都對同伴進行評價。研究人員也分別詢問了充滿好奇心的被試最親密的朋友和父母,以便於了解他們給最親密的人留下的印象如何。
結果發現,不管是認識僅僅5分鐘的人,還是親密朋友和父母,他們都認為被試熱情洋溢、能量充沛、開朗健談、自信幽默,對所說和所做的事都興緻勃勃,而且也展現出廣泛的興趣愛好。與那些好奇心較少的人相比,他們很少表現出心神不定或者膽小怕事、焦慮不安的樣子。
充滿好奇心的人常常提出問題,而且很渴望去了解同伴,因此他們總是有意識地讓彼此間的交流變得生動有趣。這種興趣有助於形成有益的互動,反過來又會促進雙方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如果對新事物缺乏好奇心和開放性,人們就會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而且非常渴望在生活中得到確定的結論。雖然這些特點可以幫助人們遠離焦慮和壓力,但是從長遠來看,它們也對社會關係產生了破壞性的影響。
好奇心程度較低的人會依賴一些思維定式來描述他人,而且很容易把與自己信念不一致的信息當成一種威脅。因此,他們會堅持自己的第一印象,即使這第一印象有可能是錯誤的。
這種封閉的思維會造成偏見,並使人們抗拒與自己相反的意見,無法與他人達成一致。為了避免社會關係中的不確定因素所帶來的不便,好奇心程度較低的人會很快地由愛到恨,由信任到猜疑,或者形成其他過於絕對化的思維。而充滿好奇心的人則能輕鬆地應對人際關係中的疑惑以及各種複雜感情。
好奇心程度較低的人會把人際關係中與交往對象的矛盾當成一種無法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會迅速升級為極端的行為,比如激烈衝突、拒絕、猜疑,甚至突然決裂。如果對一些社會弊病進行追根溯源的話,其原因就是好奇心的缺乏。
05
快樂
對很多人來說,快樂非常重要,它是人生的一大目標。因此,如果把本文比喻成一個以科學為指導的“好奇心廣告”的話,那麼把好奇心對快樂的作用放在這個廣告的最後一部分是非常有意義的。
蓋洛普諮詢公司近期從佔全球96%人口的130多個國家中選取了130000人,進行了一項規模空前巨大的調查。
受調查的人們認為,他們在特定的某一天能感受到的快樂受兩大因素影響,這兩大因素分別是:“能夠信賴某人的幫助”和“昨天學到了新東西”。
此項蓋洛普調查表明: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尋求新事物以及獲得個人成長是快樂人生的關鍵因素。這並不是全部發現。
在心理學領域的某項重大研究中,馬丁·塞利格曼和克里斯·彼得森對人類擁有的基本力量提出了科學的分類方法。這一體系建立在對古代哲學家的著作、宗教文獻以及當代文學作品大量閱讀,對其進行模式確認,最後用嚴謹的科學測試進行檢測的基礎上。
他們的研究最終得出結論,認為有24種力量,其中有些力量,比如愛、靈性和情商,都是我們在思考什麼才能使我們快樂時首先在頭腦中冒出的答案。當塞利格曼和彼得森對這24種力量進行評價時,好奇心處於前5位,它與如下體驗相關:
· 體驗人生的圓滿和快樂。
· 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感。
· 過着愉快的生活。
· 過着充實的生活。
· 過着有意義的生活。
與其他幾項重要的特質如愛、情商、仁慈、寬恕、毅力、智慧等相比,好奇心顯得更為重要,它的排名僅次於希望、熱忱和感恩。
在另一項對839名克羅地亞學生進行的研究中,卡什丹和同事們發現:有24種力量能使我們獲得愉快、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但其中只有好奇心和熱忱總是居於前5位。
如果把這24種力量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並選出獲勝者,你可能會注意到,能帶來快樂的最重要的幾種力量,每一種都看似與好奇心有着某種聯繫。
在合適的條件下,那些不懈追求個人成長的人最有可能獲得成功。因為這些充滿好奇心的人會盡情享受過程和結果,並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因此有更多有利條件去創造並維持一個幸福人生。
以上內容節選自《好奇心》
本書建立在廣泛的調查、研究基礎之上,從當今社會人們普遍面臨的焦慮和“躺平心態”出發,揭示了決定人們事業和人生幸福的原動力——好奇心的起源和真相。全書結合大量實例分析,告訴你如何通過激發和利用好奇心來有效投資時間與精力、為事業創造持久的興趣與激情、改善社會關係,進而獲得成長,走向有意義的人生。